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黄沁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445000
摘要:伴随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慢慢肩负起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使命,课程思政身为新时代教育的关键构成要素正在逐渐渗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不过当下大学英语教学于开展思政教育时遭遇了诸如教师思政观念淡薄、教学手段单调、教材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等难题。本文经由剖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性和挑战,探究思政教育在英语课堂里的实际状况意在给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用以增强思政教育的融入成效推动学生全方位成长。
关键字: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挑战;思政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伴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深度推行,课程思政作为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路径,已逐步演变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大学英语教学身为基础课程的其中之一不但承担着语言技能的培育职责,还身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本文致力于探究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摸索与践行,借由剖析当下大学英语教学里思政元素的融入实际情况给出对应的实践策略,期望为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思政教育的深度交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照。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在于借助课程教学,助力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绝非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拓展,而是需要于所有学科里发挥德育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有意识、有组织地把思想政治内容和学科知识加以融合,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染,进而达成知识和思想的双向提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现状分析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与挑战
大学英语教学于现代高等教育里占据关键地位,其教学范畴不但涵盖语言知识还牵涉西方文化、历史、文学等多样领域。教学工作繁重且时间紧张,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当中达成语言技能的讲授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育。但是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亦面临诸多挑战。其一鉴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良莠不齐教师很难契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致使教学成效严重受损。其二教师在课堂之上常常着重于语言知识的传递,忽略了思政教育的融入难以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造成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没能在英语学习里获得充分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思政教育缺失问题
众多教师在教学进程里未能够把思政元素跟英语课程加以融合,常常只是纯粹传授语言知识漠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虽然教材内容充裕包含了西方文化、文学以及历史等众多领域,然而教师欠缺挖掘教材里潜在思政元素的本领致使思政教育和语言教学分离。另外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总体偏低,致使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有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堂的接受度与反馈
一部分学生踊跃认可课程思政的融入觉得其有益于增进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特别是在对照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际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堂存有疑问觉得其或许会增添学习压力,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进度产生影响或者认为思政内容和英语学习不存在关联性。因而怎样规划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让其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属于当下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2.4 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作用与困境
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推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不但要凭借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还得通过课外活动和思想引领辅助学生强化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但是当下众多教师在推行过程中遭遇认知偏差、专业素养欠缺等难题。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常常忽略了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融入。另外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合进语言教学里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方式
站在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教学理应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加以结合,凭借巧妙的内容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一教师应当从教材内容着手,深度发掘当中所蕴藏的思政元素。比方说在阐释英语文学作品时不但要关注作品语言和结构的剖析,还应当引领学生研讨作品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譬如通过剖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教师能够引领学生思考忠诚、责任等道德主题,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里的 “忠孝节义” 展开对比,助力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在阐释英语新闻报道的时候能够结合时事热点引领学生思索国际形势和社会责任,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3]。另外依照教材里的话题诸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留意当今世界所面对的共同挑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进而达成语言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交融。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手段大多以灌输式讲解为主,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所以创新教学手段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其一教师应当从教学内容着手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比方说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能够通过设定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三)教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
唯有教师拥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准以及专业的教学本领,方可于教学进程当中把思政元素跟英语知识加以有机整合,不但传授语言技巧还能够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效能。所以教师有必要持续强化政治理论的研习,加深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增进自身的思政教学水平。其一教师应当踊跃投身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之中,深度钻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与责任感。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的优化
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之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当全面且细致地囊括教学质量、思政教育的成效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但能够助力学校和教师及时知晓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为课程思政的持续优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故而首先得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参与程度以及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认同水平。基于此学校应当将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形归入教学质量评估当中,并和党建思政工作质量管理相结合,构建起全面的评估架构。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不单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育还应当强化思政教育的融入,纵然当下在思政教育的施行中存在一定的难题,像教师思政素养欠缺、教学方法单一这类问题,然而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思政内容的深度发掘,能够达成语言知识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来大学英语教师应增进思政教育的意识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探寻文化比较和跨学科整合的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彦黎.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9):139-141.
[2]赵巍.POA理论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4,(03):149-151.
[3]常冬伟,陈锐锐.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OL].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02)[2022-01-01].https://www.cqvip.com/doc/journal/3223586324.
[4]赵永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4,(04):I0020-I0020.
[5]侯晓洁.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研究——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J].中国油脂,2023,48(10):I0047-I0047.
[6]陈晴晴.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模式——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3,(04):I0011-I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