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化的策略思索

作者

蔡生迪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三中学 730113

引言: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素养形成与发展,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认知结构建立关键期,科学有效数学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方式单一、概念理解肤浅以及应用能力不足等。文章立足教育实践,审视现状分析困境,探索创新方法完善保障机制,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化提供策略参考,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审视现状,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困境

部分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对概念本质探究引导。课堂上过分强调概念定义记忆,弱化理解过程,致使学生获得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认知结构。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特点及心理需求。概念引入环节缺乏生活情境支撑,抽象性过强,学生感知障碍明显。

教师习惯直接告知结论,探究新知环节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低思维活跃度受限。概念间联系构建不足教师往往孤立讲解各个概念,未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概念学习停留表层理解深度不够。应用环节设计简单机械,习题类型单调,缺乏开放性探索任务,导致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缓慢。评价机制不完善,过分关注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未能全面反映学生概念理解状况,难以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有效依据。

二、创新方法,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途径

教师需要改革课堂导入方式,创设贴近生活情境,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利用学生熟悉事物、实际问题或模型图形作为感性材料引入,建立现实世界与数学概念间连接。注重探究过程,构建概念形成路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类比、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概念间异同点,理解本质属性;采用实例分析法,呈现典型案例与非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外延与内涵。强化概念表征多样化,促进深度理解,鼓励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图形展示、符号表示等多种形式表达对概念理解,形成多元表征。注重概念间联系建构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整合,构建系统知识网络;拓展应用维度,提升迁移能力,设计多层次应用任务包括基础计算、情境应用及开放探索,满足不同学生需求;鼓励学生将概念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数学价值。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边形”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运用创新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各种形状物品,如黑板、窗户、砖块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四边形广泛存在;引导学生用绳子或自身摆出各种四边形,感受四边形特征;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出示多种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引导学生通过计数边数方式初步识别四边形。呈现多种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等,鼓励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图形异同点;通过操作活动,如折纸、拼图,让学生发现四边形必须有四条边、四个角等本质特征;概念形成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四边形定义而非直接告知;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用准确语言表达;巩固应用环节,设计层次性任务:先让学生在图形中辨识各种四边形,再引导学生在实物图片中找出四边形,鼓励学生创作四边形图案或制作四边形实物模型;教学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探索特殊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特性,建立四边形知识体系;课堂小结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四边形知识树,梳理所学内容,形成系统认知;作业设计上,除基础题外增加开放性任务,如四边形寻宝记让学生课后记录生活中发现四边形,培养观察能力与应用意识。

三、完善机制,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效果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能力,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校本研修机制,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反思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概念教学有效策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直观形象学习环境;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教材,科学编排教学内容确保概念学习循序渐进;改革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方式,全面考察学生概念理解情况。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为例,学校可从多维度完善保障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学校组织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讲解时间概念教学关键点与难点,集体研讨教学策略;教师集体备课,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如一二年级所学时间知识),明确教学重点。组织观摩课,展示优秀时间概念教学案例,促进教师间经验分享;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学校配备实物钟表、电子钟等多种教具,为概念教学提供直观材料。开发多媒体课件,展示时间流逝过程,强化时间感知。教师应当开展一分钟活动挑战,让学生体验一分钟时长,培养时间感;实施学生自评互评,完成我能做什么任务单,反思时间概念应用情况;教学环境创设方面,布置时间墙展示各种时间工具演变历史,拓展学生视野。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优化作为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以及家庭多方协同推进。通过审视现状,明确问题创新方法完善机制,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后概念教学应体现出情境引入生动有趣激发学习兴趣,探究过程深入透彻,促进本质理解的特点。将教学理念、方法、资源以及评价等各环节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奠定终身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丽雅 . 巧借多媒体 , 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C]//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 2017:478-483.

[2] 汪娜.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C]// 面向 21 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高峰论坛 (2019) 论文集 . 2019:62-65.

[3] 许建锋 .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C]// 教育发展与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 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