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数学融合路径研究

作者

陈爱萍 沈振云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

引言:高校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特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常遇到理解困难。新媒体技术凭借其直观性、交互性、便捷性等优势,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全新思路与工具。文章聚焦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融合现状,探索构建科学融合模式,提出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复合型人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方法,期望为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一、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新媒体技术已逐步渗透高校数学教学各环节,呈现多元化应用趋势。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广泛应用于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提前了解知识点。教师利用数学软件如 MATLAB 等进行函数图像绘制、数值计算、符号运算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微信公众号、QQ 群以及钉钉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课后交流工具,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空间几何教学,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然而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带宽不足,智能终端配置不完善,制约新媒体技术全面应用;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年长教师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弱,培训机制不健全;优质数字资源缺乏,现有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缺少系统性、针对性;教学评价体系仍沿用传统模式,难以客观评估新媒体环境下学习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部分学生沉迷社交媒体,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导致新媒体技术应用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

新媒体技术应用效果与学科特点、师生素质、学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部分高校通过建立校级数学资源库、开展教师培训、完善技术支持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部分高校数学建模课程借助云计算平台,实现大规模数据处理;微积分教学中应用动画演示极限概念,提高学生理解程度;线性代数课程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直观展示矩阵变换几何意义。这些成功案例为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入高校数学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二、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的融合模式构建

资源共享平台模式,即构建包含微课、动画、习题以及案例等多元素材数字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在该模式下教师应当上传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学生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管理者负责资源审核与维护,形成良性互动生态圈。其核心在于建立统一标准,确保资源质量注重资源更新与维护,保持平台活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发挥两者优势。课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电子教材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针对学生预习中遇到问题进行讲解,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活动;课后,通过在线测评、互动讨论等方式巩固知识点。该模式实现教学资源最优配置,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驱动模式,即围绕实际问题设计教学项目,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新媒体工具解决问题。比如数学建模课程中,学生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实际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微积分课程中,学生可通过编程软件模拟优化问题求解过程。该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个性化学习模式,即基于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学习路径。通过记录学生学习时间、错题分布、提问内容等数据,分析学习特点,推送针对性学习资源,实现因材施教。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优化

学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创新,将技术应用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网络环境,配置先进设备建设智慧教室;设立专门技术支持团队,负责设备维护、技术指导、问题解决;开发便捷操作系统,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使教师能够轻松掌握基本操作。优化教学资源开发,提高资源质量。建立校级甚至国家级数学教学资源库,统一标准,规范流程;鼓励校企合作,借助企业技术优势,共同开发符合教学需求数字资源;注重资源更新与维护,确保内容时效性与科学性;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优质资源广泛应用。

教师应当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习效果。构建多元评价指标,包括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关注学生全程学习表现;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收集分析学习数据,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字素养。开设信息素养课程,教授信息检索、筛选、评价等技能;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互助环境,鼓励合作学习,互相督促;培养批判思维,使学生能够理性看待网络信息,避免误导。

结论: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应用现状,发现高校数学教学中新媒体技术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信息素养不足、优质资源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构建了资源共享平台、混合式教学、项目驱动以及个性化学习以及社交互动等融合模式,并从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创新、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未来应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深入探索教学效果评估方法,为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玉洁 , 彭李晖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15(09):120-122.

[2] 樊效炘 .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数学融合路径研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15(05):147-150.

[3] 韩瑶 .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上旬刊 ),2022,(0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