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策略探究

作者

苏彩萍

铜川市第一中学  727000

引言:高中语文教学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重要途径,其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两大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割裂对待,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发展不平衡。如何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实现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整合,已成为语文教育亟待解决课题。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探索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策略,旨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解读名著内涵,激发写作灵感

名著作为凝聚人类智慧结晶,蕴含丰富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是学生汲取写作素材宝贵源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解读名著,挖掘文本深层意蕴,进而激发其写作灵感。一是引导学生关注名著中人物形象塑造,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及心理变化,理解作者刻画人物艺术手法,鼓励学生模仿创作人物小传或续写人物故事。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林黛玉忧郁性格形成原因,思考其命运悲剧根源,进而尝试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一篇林黛玉日记,促使学生深入体验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二是引导学生把握名著中情节构思,分析情节发展脉络、冲突设置以及悬念安排,理解作者叙事技巧,鼓励学生仿照相关章节进行改写或续写。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应当让学生分析赤壁之战情节设计精妙之处,思考作者如何通过前期铺垫、细节描写等手法增强戏剧性,然后尝试改编此段情节或续写战后各方反应,锻炼学生情节构思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体会名著语言魅力,品析作品修辞手法、句式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理解不同作家语言表达特点。通过精读精析,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模仿名家写作风格进行仿写训练。如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可以让学生品味鲁迅先生冷峻犀利语言风格,分析其运用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效果,然后尝试模仿鲁迅风格写一篇散文,锻炼学生语言驾驭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名著主题思想,理解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思想情感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当代社会现象,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主题写作。通过多维度解读名著内涵,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激发其写作灵感,提高写作兴趣。

二、搭建阅读平台,培养表达能力

构建多元阅读平台是实现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重要途径,通过创设丰富阅读情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表达机会,从而有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多元阅读平台包括课堂研讨平台、读书交流平台、网络互动平台等多种形式。课堂研讨平台主要通过组织名著剧本改编演出、人物辩论会、模拟记者发布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文本,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读书交流平台则通过举办读书沙龙、名著分享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围绕阅读心得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思考。网络互动平台通过创建班级读书博客、微信读书群等虚拟空间,为学生提供分享阅读心得、发表文学评论渠道。这些平台共同构成完整阅读写作生态系统,通过创设多维互动环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提供表达机会,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以《乡土中国》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应当构建乡土文化研习坊综合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费孝通先生所描绘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激发其表达创作热情。具体而言,课堂上教师应当组织乡土中国概念辩析会,让学生围绕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熟人社会等核心概念展开讨论,通过辩证分析加深对文本理解;课外则可引导学生开展家乡乡土文化调查实践活动,采访家乡老人,记录地方风俗习惯,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将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同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建立乡土中国探究网络论坛,鼓励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问题。更为创新方面,教师应当组织想象对话:“费孝通与我谈乡村振兴”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基于文本思考当代中国乡村发展问题,撰写对话体随笔,既检验学生对原著理解,又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融通教学方法,提升综合素养

融通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深度整合重要路径,通过多元化教学策略将两者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学方法融通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教学内容融通,打破传统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割裂状态,将写作训练有机嵌入名著阅读全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深化阅读感悟。二是教学组织融通,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创设互动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三是教学资源融通,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资源,如文本资源、影视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多维学习途径,拓宽知识视野。四是教学评价融通,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协同发展,通过综合性作业或表现性任务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以《红楼梦》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红楼梦文化探究与创意表达主题学习单元,实现阅读与写作深度融合。具体实施应当围绕探究—体验—创造三环节展开:探究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成立红学探究小组,分别从人物群像、家族兴衰、爱情悲剧、文化内涵等角度深入研读原著,撰写探究报告,培养学文本细读能力与学术写作能力。体验环节中,组织红楼人物心理剖析会,学生选择感兴趣人物,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人物心理,然后撰写人物内心独白或心理日记,提升学生共情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创造环节中,开展红楼新编创意写作活动,可包括改写结局、现代语境重构、跨时空对话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创意思维与写作能力。

结论: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重要方向,通过多元解读名著内涵激发写作灵感、搭建多样化阅读平台培养表达能力、融通创新教学方法提升综合素养等策略,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实现两大教学板块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整合策略,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升华,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人文情怀与创新精神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 邢海玲 . 基于名著阅读的高中写作教学探析 [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2(3):68-70.

[2] 何伟 . 基于名著阅读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J]. 文理导航(上旬),2016(7):7. DOI:10.3969/j.issn.2095-3879(s).2016.07.007.

[3] 石秀英 . 在名著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红楼梦》的阅读指导为例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