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
王云侠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民安路小学 236600
摘要:当前教育研究中,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中,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本文旨在探索和分析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实际应用,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随后详细阐述了两个教学实例,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北师大版,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情境教学的教学策略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通过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其系统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为实施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本文将探讨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尤其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1.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吸收和技能掌握。中国学者张华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实践活动学习数学概念。情境教学法支持知识的内化,使学生能够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上下文中理解和运用新知识。李明的研究指出,情境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因为它强调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中建构意义。
2.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采用北师大版教材,教师常将数学问题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如购物、用餐和旅行等日常场景。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得到应用。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软件应用如“学习强国”也被用来创建数字化学习情境,提供交互式数学问题解决练习。
3.情境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有效的情境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精确掌握如何设计和引导学习情境。在设计情境时,教师需考虑情境的相关性和学生的先验知识。技巧包括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工具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来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使用虚拟现实软件来模拟购物场景中的折扣计算。教师还需要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交流和协作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该方法不仅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1.问题解决的情境设计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情境设计,旨在将数学问题嵌入学生可以认同和理解的情境中。设计情境时,教师需将数学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设计一个模拟市场的情境,让学生在购买水果时使用加、减、乘、除来计算总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运算的实用价值。此外,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如教育软件“一起作业”,可以创建虚拟的购物情境,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数字游戏,解决数学问题。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应确保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单元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梦想公园,使用各种几何形状来规划公园的布局。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规划能力。情境的多样化也是重要的方面。教师应设计多种不同的情境,以覆盖更广泛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2.教学案例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设计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优化。例如,在教授数据处理和概率时,可以设计一个“天气小博士”的活动,学生需要收集一周内的天气数据,然后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概率计算,预测下周的天气情况。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技能,还能理解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的适宜性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例如,对于较小的学生,可以设计简单的购物情境,如“小小购物者”,让学生用虚拟的货币购买学校文具店的物品。这种情境简单直观,易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和参与。教学案例的分析也显示,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一个设计为“假日旅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计划一个家庭假期,包括预算计算、行程规划、距离估计等,这种综合性的任务要求学生应用多种数学技能,从而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3.教学成效评估与反馈
评估情境教学的成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直接观察、学生反馈以及成绩的变化。在实施情境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其参与度和兴趣。此外,可以定期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情境教学的看法和感受。成绩的变化也是评估情境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实施情境教学前后的测试成绩,教师可以量化情境教学的效果。此外,可以使用标准化测试来评估学生在全国范围内的表现。教师还应使用技术工具来辅助评估工作。例如,利用教育技术软件“智慧树”,教师可以轻松追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使评估更加系统和科学。
结论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情境教学法表现出显著的教学效益,特别是在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方面。该方法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吸引力和教育的实际效果。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或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得数学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学生在参与到与真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的实际用途。例如,在进行购物或旅行规划的模拟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如计算成本、预算或距离,这种学习方式直接关联到他们的现实生活,增强了学习的相关性和动机。
参考文献
[1]张华. (2019).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学习与研究, (12), 45-47.
[2]李明. (2020). 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现代小学教育, (6), 52-54.
[3]赵丽娟. (2018).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基础教育参考, (23), 58-60.
[4]王莉莉. (2021). 创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教育创新论坛, (34),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