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名著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路华俊
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 271218
引言:语文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重要体现,涵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审美情趣等多个层面;名著阅读教学作为培养语文素养有效途径,在初中阶段占据举足轻重地位。当前教育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名著阅读在语文素养培养中独特作用,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亟需解决之重要课题。名著作品凝聚着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人生智慧,通过系统性阅读指导能够引导学生在文学欣赏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提升思维品质增强文化自信。
一、精选名著篇目,夯实阅读基础
名著篇目选择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成效,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基础上,科学制定阅读书目。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其思维能力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情感体验日益丰富价值观念初步形成;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应当优先选择那些主题鲜明、情节生动、语言优美且蕴含深刻教育意义之经典作品。古代文学作品中《水浒传》以其英雄豪情与侠义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西游记》通过奇幻冒险故事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红楼梦》虽然情节复杂,但其细腻人物刻画与精美语言艺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审美体验。现代文学作品方面鲁迅先生作品以其深刻社会批判精神与独特艺术风格,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外国文学经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展现了坚韧不拔奋斗精神,《简·爱》体现了女性独立自强品格,这些作品都能为学生提供宝贵精神财富。
篇目选择还需要考虑作品难度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匹配关系,避免因难度过高而导致学生望而却步,也要防止因内容过于浅显而失去挑战性。教师应当采用循序渐进方式,从篇幅较短、情节相对简单作品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接触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为深刻的经典名著;同时还应当关注作品时代背景与现实生活联系,选择那些既体现历史文化传承又能引发学生共鸣之优秀作品。通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名著篇目为后续深入阅读教学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名著阅读中获得充实收获,感受文学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传统名著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教师单向传授、学生机械记忆模式,缺乏互动性与参与性难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当代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摒弃陈旧教学观念,采用体验式、探究式等多元化教学策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新型课堂生态。沉浸式阅读体验法通过营造特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作品魅力,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问题导向探究法围绕作品核心议题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文本,在思辨过程中培养独立见解与表达能力。跨媒介融合教学法将文学作品与影视、音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拓展学生审美视野丰富感官体验;情境模拟体验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验不同历史时空背景下人物情感变化增强阅读代入感与共鸣感。
以《海底两万里》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深海探索科学考察团主题活动,将整个班级划分为若干探究小组,每组承担不同科研任务:海洋生物组负责收集整理作品中描述各种深海生物资料,制作海洋生物图鉴;海洋地理组绘制尼摩船长航行路线图,标注重要地理位置与事件发生地点;科技发明组探究鹦鹉螺号潜艇设计原理,探讨凡尔纳科幻构想与现代潜水技术发展关系;人物心理组深入分析尼摩船长复杂性格成因,探讨其反抗精神与孤独情怀。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报告。教师还应当组织深海探险模拟体验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海底世界视觉效果播放海洋音效背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朗读经典片段,体验主人公探险历程中紧张刺激与神秘奇妙。最终展示环节各小组以汇报演讲、情景表演等形式分享成果,在交流互动中加深对作品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认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构建评价体系,促进素养发展
科学合理评价体系是检验名著阅读教学成效重要标准,更是引导学生语文素养持续发展有力杠杆。传统评价模式过分依赖终结性考试,忽视学习过程中知识建构、能力生成与情感体验,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轨迹;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发展性、多元性、全面性原则,要求构建涵盖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多维度综合评价框架。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思维发展历程,通过观察记录、学习档案等方式捕捉学生成长足迹。表现性评价通过真实任务情境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让评价回归教育本质;发展性评价注重纵向比较,关注学生个体进步幅度与潜能发挥程度;多主体评价整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不同视角,形成立体化评价网络。
以《钢铁是怎样炼成》教学评价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成长轨迹追踪评价体系,将整个阅读过程划分为初读感知、深入探究、反思内化、实践应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不同评价任务与标准。初读感知阶段要求学生撰写阅读起点报告,记录对保尔·柯察金人物形象初步印象,教师通过阅读期待调查了解学生认知基础;深入探究阶段组织理想信念辩论赛,学生围绕保尔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价值取向展开讨论,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思辨能力与表达水平。反思内化阶段开展“我与保尔对话”写作活动,学生以书信、访谈等形式与主人公进行心灵对话抒发阅读感悟与人生思考,同时进行同伴互评相互学习借鉴。实践应用阶段设计青春励志故事分享会,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讲述身边或自身奋斗故事,展现从名著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并指导实践过程。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每位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变化,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与困惑,给予个性化指导建议。
结论:名著阅读教学作为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重要途径,需要教师在精选篇目、创新方法、完善评价等方面持续努力。通过科学选择适合学生特点之优秀作品,运用多样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建立全面客观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名著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更能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塑造品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占慧珍 . 如何在初中名著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 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4.
[2] 卢爱玲 . 如何在初中名著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J]. 语文世界 ,2024(6):52-53.
[3] 张楚卿 .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应用研究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