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黄宝月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解放街小学 123000
引言:单元整体教学注重知识体系构建、强调学习过程连贯性,这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思路,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整体视角规划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知识结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和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仍存在困惑。因此深入探究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现状,探索科学有效实施策略和路径,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现状
从整体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但实施效果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指导。教师层面表现出对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经常将其简单等同于传统单元教学未能真正把握其核心要义;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然习惯于按照教材顺序逐课进行,缺乏对整个单元知识体系统筹规划,导致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难以形成完整认知结构。
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经验不足问题,对于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如何设计综合性教学活动等关键环节缺乏清晰认识;学校管理层面也存在支持力度不够问题,缺乏相应制度保障和资源配置,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有限,影响了单元整体教学深入推进;评价体系尚未完全适应单元整体教学要求,仍然以传统分科考试为主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模式转变。教师面临时间紧张、任务繁重等现实困难,难以投入足够精力进行深度教学探究和精心设计,影响了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和持续发展。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教师应当从宏观视角审视整个单元内容,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找出共同主线和核心概念建立起知识网络架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课时限制,将相关联知识点进行重组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递进关系教学序列;教学方法选择应当体现综合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知识,在应用中深化理解;评价方式需要从单个走向多元,从终结性走向过程性,既要关注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要重视思维过程和学习态度变化。建立反馈调节机制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是成功实施关键所在,需要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反思来完善自身教学能力,掌握单元整体教学精髓形成稳定教学风格和独特教学特色。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周长》单元为例,教师需要采用情境导入、概念建构、应用拓展三个阶段来组织教学。先通过给树叶镶边框这一生活情境引出周长概念,让学生在描边过程中直观感受什么是周长,初步建立周长就是围成图形一周长度这一认知;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探索不同图形周长求法,从简单封闭图形开始逐步扩展到复杂组合图形,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发现规律掌握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推导,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公式来源而不是机械记忆。应用阶段要设计丰富多样练习活动,如设计花坛、制作相框、规划跑道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周长问题。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
学校层面需要建立统一认识,制定明确实施方案为教师提供必要支持保障;教研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反思等形式推动教师深入理解单元整体教学内涵,掌握实施要领;课程安排需要进行整体统筹,打破固有课时分割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进度;资源整合是实施成功重要条件,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学设备、学习材料等为单元整体教学创造良好条件;评价改革要同步跟进,建立与单元整体教学相适应评价体系,既要关注知识技能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评价;家校协作不可忽视,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并支持单元整体教学形成教育合力;教师自身发展是根本保障,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来提升专业素养适应新教学模式要求。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教学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发现、应用创新三个层次来设计实施路径。教学伊始通过车轮为什么是圆形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圆形物体,观察圆形特征初步感知圆形基本属性;接下来安排学生动手画圆、制作圆形模型,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关系;圆周率概念建立要通过实验探索来完成,让学生测量不同大小圆形周长和直径计算它们比值,发现这个比值始终接近某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概念;圆面积公式推导采用转化思想,通过将圆等分成若干扇形,重新拼接成近似长方形方法,让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来源。整个单元要注重知识间联系,将圆认识、圆周长计算、圆面积计算有机整合,让学生形成关于圆完整认知体系。
结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现状分析出发制定科学策略,明确实施路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当前实施过程中虽然存在教师认知不足、设计缺乏系统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但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优化内容设计、建立多元评价等策略措施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实施路径应当注重制度保障、资源配置和过程监控协调发展形成推进合力,通过持续努力和系统改革真正发挥单元整体教学优势,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淑娟 .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 2024.
[2] 陆俊平 .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体系架构与实施的思考 [J]. 世纪之星—小学版 , 2022(7):0031-0033.
[3] 周成凤 .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C]//2023 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Ⅰ).2023.
[4] 王灵勇 .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教育科学论坛 ,202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