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彦清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开采技术应运而生,为采矿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变革。智能化开采技术通过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面感知、实时传输、智能分析和自动控制,实现了采矿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有效提高了采矿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成为采矿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入研究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推动采矿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2.1 智能化地质勘探技术
如今,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地质勘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能够从宏观角度获取大面积的地质信息,对潜在的矿区进行初步筛选和分析。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则更加灵活高效,可在复杂地形区域获取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和地质构造信息,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也在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地质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能够快速探测地下地质结构、矿体分布等情况,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此外,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实现对矿体形态、品位、储量等信息的更精准预测。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地质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建立地质模型,从而对未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大大提高了地质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采矿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2.2 自动化采矿装备与技术
在采矿作业过程中,自动化采矿装备与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采矿模式。在露天开采中,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些车辆配备了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路线和任务进行自主行驶,实现矿石的自动运输。例如,某大型露天煤矿采用的无人驾驶卡车编队,通过车与车、车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通信,能够高效协同作业,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降低了人工驾驶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
地下开采方面,自动化的凿岩台车、采煤机等设备也在不断推广。自动化凿岩台车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钻孔作业,精准控制钻孔的位置、角度和深度,提高了凿岩效率和质量。智能采煤机则可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煤层的厚度、硬度等变化,自动调整采煤机的截割速度、截割深度等参数,实现对不同煤层条件的自适应开采,大大提高了采煤的效率和煤炭资源的回收率。
2.3 矿山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
矿山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为采矿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核心支撑。通过在矿山设备、作业环境等各个环节部署大量的传感器,构建起矿山物联网,实现了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测。例如,在设备上安装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可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如设备的振动情况、温度变化、压力大小等,一旦设备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作业环境监测方面,利用气体传感器、粉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粉尘含量、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3.1 技术层面的挑战
智能化开采技术对数据的依赖程度很高,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矿山环境复杂,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噪声干扰、数据缺失等问题,影响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数据存储和传输也面临压力。而且,矿山数据包含大量的敏感信息,如地质数据、生产工艺数据等,如何保障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被恶意攻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成本层面的挑战
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一方面,购置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如无人驾驶车辆、自动化采矿设备、高精度传感器等,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设备价格昂贵,对于一些中小型矿山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承担。另一方面,建设智能化开采系统需要对矿山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如铺设高速通信网络、建设数据中心等,这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四、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4.1 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未来,智能化开采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的应用,采矿设备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决策能力。例如,采煤机能够根据实时感知的煤层地质条件、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开采目标等多方面信息,通过智能算法自主规划最佳的采煤路径和参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适应开采。无人驾驶车辆不仅能够在预设路线上行驶,还能根据实时路况、运输任务变化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协同需求,自主调整行驶路线和速度,实现高效的运输作业。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将具备更强大的智能预警和自动处置能力,能够提前准确预测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自动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2 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智能化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智能化开采技术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通过优化开采工艺和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能源消耗。例如,在通风系统中,利用智能控制技术根据井下实际需风量实时调整通风机的运行频率,避免能源浪费。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通过智能化手段对矿石进行更精准的分选和加工,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尾矿排放。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将用于矿山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修复,实时监测矿山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实现矿山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动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高度集成化与协同化
从地质勘探、采矿作业、矿石运输到选矿加工等环节,将通过统一的智能化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和实际情况自动进行资源调配和协同工作。例如,在露天矿山中,无人驾驶矿用卡车能够与智能挖掘机、破碎机等设备实现高效协同,根据挖掘机的挖掘进度和破碎机的处理能力,自动调整运输节奏,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这种高度集成化与协同化的发展趋势将极大地提高采矿工程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结论
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为采矿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智能化地质勘探技术实现对地质信息的精准获取,到自动化采矿装备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再到矿山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支撑智能化管理以及智能化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保障安全生产,智能化开采技术在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技术、成本、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行业内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威 .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探讨 [J]. 科学技术创新 ,2023,(26):181-184.
[2] 张海东 . 解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协同开采技术 [J]. 西部探矿工程 ,2023,35(11):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