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分析

作者

刘建良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明德小学

【正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提现当代核心素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的要求。同时,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逐渐落后于时代脚步。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与价值

(一)契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在当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要符合核心素养要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深度融合能够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潜移默化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教育过程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降低整体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几何直观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逐步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与个人必备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数学课堂不符合现代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因是,由教师所主导的教学课堂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依托丰富的媒体形式,创设情景交互教学模式,极大地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尤其是视觉与听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促进教学模式与资源优化

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界限,通过网络获取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情境进行整合与创新运用,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的优化升级,满足学生对于高质量学习的需求。同时,教师在整合优质资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容易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基于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对教师的教学方向与学生的学习内容起方向指引作用。传统教学由于过于依赖教师历史经验,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不符合班级学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引导学生提前完成线上预习作业,通过系统对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的总结汇报,找到学生的薄弱点,并依据实际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和课堂效率,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相匹配。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时,教师在开展本单元学习前,提前在线上学习平台布置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主要包含两部分:《表内乘法(一)》复习作业以及《表内乘法(二)》预习任务,旨在检查学生对前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后,系统自动生成学情报告发送给教师,教师依据报告能够精准设计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难点。

(二)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应紧扣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聚焦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依托信息技术,教师化难为易,丰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第一,智慧课堂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借助多媒体工具,能够模拟数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信息技术能够设计趣味性游戏、竞赛等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二,实现个性化教学。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动态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展开与折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拖拽、旋转虚拟图形,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棱、定点等知识点。接着,教师布置线上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检验知识点掌握情况,并生成自己的学习情况报告,查漏补缺,及时纠正错误,并在自身基础上实现提升,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教师基于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向学生分别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对症下药”。最后,依托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课后布置课后作业,并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三)融合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还能作为精准的评价工具供教师与学生进行分析。首先,信息技术通过课堂行为分析,能够记录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参与度。其次,信息技术通过分析作业完成情况,能够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信息技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能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实时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比如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发言次数、小组讨论参与程度等数据。若学生在“小数与分数的对应关系”环节答题正确率较低,参与度较差,信息技术会帮助教师自动标记学生情况,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依托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布置《小数的初步认识》相关作业。若学生在“小数比较”“小数读写”方面的正确率较低,系统则会自动提醒教师学生完成情况,定位学生薄弱点。此时,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讲解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最后,整合课内课外学习数据,教师能够判断学生的学习偏好,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

综上所述,在现代潮流的引领下,教师需适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先进思想设计高效学习方案,以信息技术助推数学学科发展,从而为学生搭建新型学习平台,为社会培育出具备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蒲莹 .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J]. 教育 ,2025,(12):82-84.

[2] 代超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路径探究 [J]. 中小学电教 ( 教学 ),2020,(10):61-62.

[3] 王静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之探 [J]. 四川教育 , 2025, (Z3):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