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校协同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实践路径

作者

谢婷

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坪上小学

引言: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对培养小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提升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然而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面临诸多挑战,如阅读兴趣不足、阅读时间缺乏、阅读质量不高等。本文从家校协同角度出发,探索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实践路径,旨在构建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教育提供参考。通过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阅读素养。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出诸多值得关注问题。其一,阅读兴趣普遍不足,许多学生将阅读视为任务而非乐趣,缺乏主动阅读意愿。大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源于家长或老师要求,而非个人兴趣驱动。其二,阅读时间严重不足,随着各类电子设备普及与学习负担加重,学生能够投入课外阅读时间受到极大挤压。其三,阅读内容较为单一,部分学生仅限于教材补充读物或流行读物,缺乏类型多样性,难以形成广泛阅读视野。阅读方式也存在问题,快餐式、浅层次阅读现象普遍,难以进行深度思考与理解。

其四,家校协同机制不完善,家长对课外阅读指导能力有限,学校阅读资源建设不足,评价机制形式化,导致阅读效果难以保证。其五,城乡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学生阅读资源匮乏,阅读氛围淡薄,家长指导意识不强,阅读习惯养成面临更多困难。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冲击,碎片化阅读增多,深度阅读能力下降。这些问题导致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应该充分认识课外阅读重要性,明确家庭学校各自责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为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质量而努力。

二、家庭引导激发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家庭环境作为儿童成长首要场所,对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营造良好家庭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家长应主动示范,养成定时阅读习惯,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阅读魅力。设立家庭阅读角,配备适合儿童阅读书籍,创造温馨舒适阅读空间。定期组织家庭阅读活动,如亲子共读、讲故事比赛等,增强阅读互动性趣味性。制定合理阅读计划帮助孩子有序开展阅读。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择适宜读物,循序渐进提升难度。采用阅读清单形式,将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分类列出,引导孩子进行多元阅读。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避免与学习休息冲突,形成稳定阅读习惯。

开展多样化阅读指导活动增强阅读吸引力。引导孩子掌握基本阅读技巧,如预览、提问、记笔记等,提高阅读效率。鼓励孩子进行阅读分享,通过讲述故事情节、角色分析或感受交流等方式,深化阅读理解。开展阅读延伸活动,如根据读物内容进行手工制作、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使阅读成为生活一部分。借助现代技术辅助阅读,合理利用电子书、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满足孩子多样化阅读需求。适当引入阅读激励机制,设置阅读打卡、小型奖励等方式,增强阅读动力。同时家长应加强与学校沟通,了解学校阅读要求与推荐书目,保持家校阅读内容一致性。建立家长交流平台,分享育儿经验与阅读指导方法,共同提升家庭阅读指导水平。最重要是家长应尊重孩子阅读兴趣与选择,避免过度干预或强制要求,让阅读成为孩子自主愉悦活动。通过这些途径与方法,家庭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为学校阅读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校支持深化体验的策略与实施

学校作为阅读教育主阵地,应采取多元策略支持深化学生阅读体验。建设优质阅读资源平台确保阅读质量,完善学校图书馆建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类配备图书,确保数量充足品种多样。建立班级图书角,定期更新图书资源,方便学生借阅。编制推荐书目,分年级制定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读物。组织特色阅读活动丰富阅读体验,开展主题阅读月活动,如童话月、科普月等,集中展示特定类型读物,激发兴趣。举办读书节,通过书展、作家讲座和阅读比赛等形式,营造浓厚阅读氛围。设立读书俱乐部,组织学生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体会。实施导师制阅读指导,由教师担任阅读导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解答疑问。开展跨学科阅读项目,将阅读融入各学科教学,拓展阅读维度。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保障阅读成效,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学生阅读书目、数量、时间等信息,跟踪阅读进展。设计多元评价方式,如阅读笔记、读后感、思维导图等,全面考察阅读成果。开发阅读能力等级评定标准,明确各年级阅读能力要求,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加强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阅读情况,提供家庭阅读指导建议。举办家长阅读指导讲座,提升家长阅读教育能力。组织家校共读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阅读项目,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阅读形式,开发线上阅读平台,整合优质电子资源,满足学生泛在学习需求。引入数字阅读工具,如电子书阅读器、有声读物等拓展阅读渠道。建立阅读激励机制,设置阅读之星、阅读小达人等荣誉称号激发阅读动力。重视教师阅读能力培养,组织教师阅读研修活动,提升教师阅读素养与指导水平。通过这些策略实施,学校能够有效支持深化学生阅读体验,提升课外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探索了家校协同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实践路径。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面临兴趣不足、时间缺乏等多种挑战,需要家校共同应对。家庭通过营造阅读氛围、制定阅读计划能够有效激发兴趣;学校通过建设资源平台、组织特色活动能够深化阅读体验。通过家校协同实现课外阅读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课外阅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春燕 . 刍议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策略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7):2.

[2] 杨秀红 .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J]. 师道:教研 ,2017(7):1.

[3] 王丛成 . 浅析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方法 [J]. 教学考试 , 2017,000(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