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初中生物教材整合研究

作者

古丽菲娜·艾再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八中学  830000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以往的分散型教学模式局限性日益显现。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强调打破章节界限,围绕核心主题整合相关知识,构建连贯完整学习体验。通过以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大单元为例,探究如何通过知识梳理重构、内容整合优化及教学实施评价,建立科学合理主题式教学框架,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绿色植物知识体系梳理与重构

传统教材中关于绿色植物内容分布于不同章节,包括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价值等多个方面,呈现碎片化特征。通过整体梳理可将绿色植物知识重新组织为结构 - 功能 - 生态三大模块。结构模块聚焦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形态特征及解剖构造,强调各器官协调组成完整生命体;功能模块整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突出生命活动相互关联性;生态模块融合植物多样性、环境适应、生态系统作用等内容,凸显植物与环境互动关系。这种重构打破原有章节限制,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认知框架。重组后知识结构呈现出向心性特点,以植物生命活动为中心,各部分知识相互支撑、彼此联系。

新知识体系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简至繁,便于学生构建完整概念图谱。重构过程还注重突出学科核心概念,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结构功能对应等,使这些基本概念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联结不同知识点桥梁。通过绘制知识联系图,建立概念间逻辑关联,帮助学生发现知识间内在联系,避免单一记忆现象。在教材编排上采用主干内容加拓展阅读方式,既保证核心知识掌握又为不同能力学生提供深入探究空间。绿色植物知识体系重构还注重与日常生活联系,通过熟悉案例导入专业概念,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兴趣。

二、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绿色植物内容整合与优化

基于前述知识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整合首先需确立核心问题,如绿色植物如何生存并维持生态平衡,围绕此核心问题组织相关资源。在内容选择上打破教材限制,精选代表性素材避免繁琐信息堆砌。如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过程通过能量转换角度统一呈现,突出生命活动本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内容组织遵循逻辑关联原则,采用问题链方式串联知识点,如从植物获取养分方式引出光合作用,再延伸至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形成完整探究路径。教学内容设计强调主线清晰,以植物生命活动为主线,其他知识点作为支线展开,构建树状知识结构。同时注重内容情境化,将抽象概念置于具体场景中,如通过植物生长全过程展示各器官功能协作,增强学习真实感与联系性。

知识呈现方式多样化,引入图表分析、实验探究、案例讨论等形式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学生需求。在教材编写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核心概念独立成章,相关内容作为拓展单元,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与深度。课程资源整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引入科学史、前沿发现、实际应用等多元素材,拓宽学生视野。如结合植物研究历史介绍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通过植物育种技术展示生物科技应用,增强社会价值认识。内容优化还注重横向联系,将绿色植物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融合,如与物理学中能量概念、化学中元素循环、地理学中气候带植被分布等建立联系,形成学科交叉知识网络。纵向上注重与小学生物常识及高中生物学专业知识衔接,实现螺旋上升式学习。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大单元教学模式中绿色植物单元实施与评价

基于前述知识体系重构与内容整合,教学实施采取主题探究式学习方式,每节课程围绕子主题展开,如植物获能机制、植物结构适应性等,各主题之间保持逻辑联系。课堂组织采用问题导向 - 探究体验 - 概念构建 - 应用拓展四阶段模式。问题导向阶段提出富有启发性问题,如为何植物总朝向光源生长,激发学习兴趣;探究体验阶段通过实验观察、资料分析等方式收集证据;概念构建阶段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关键概念;应用拓展阶段设计情境任务检验学习成果。教学过程注重概念图工具应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间关联,形成结构化认知。实验教学设计突破单一验证性实验模式,设计综合性研究项目,如植物生长影响因素研究,让学生体验完整科学探究流程。教学资源整合利用校园植物园、标本室等场所,创设真实学习环境;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动态模拟展示微观生理过程,弥补直接观察局限。

针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基础部分确保核心概念掌握,拓展部分满足高水平学生探究需求。教学评价体系打破传统单一纸笔测试模式,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知识掌握评价通过概念图分析,检测学生对知识间关联理解程度;能力发展评价通过实验操作、问题解决任务等方式,考查科学探究与思维能力;态度价值评价通过环保行动、科学阅读等方式,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评价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建立学习档案袋记录学习全过程变化;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整体性任务检测学习效果。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知识理解更加系统化,概念间联系更加紧密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结论: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对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内容进行整合研究表明,打破章节界限、构建主题式教学框架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知识体系梳理重构建立起结构化、网络化知识组织模式;通过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形成逻辑严密、主题鲜明学习路径;通过科学实施策略与多元评价机制,实现学生对植物知识全面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理念应用不仅促进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还能培养科学思维习惯,提升迁移应用能力,对推动生物学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如良 . 初中生物教材整合建构高效课堂 [J]. 今天 , 2023(14):0164-0166.

[2] 刘文静 . 浅析在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整合教学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 教育 , 2021(5):1.

[3] 兰玉梅 .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整合研究 [J].[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