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作者

王小佳

汕头市卫生学校 广东省汕头市 515000

摘要: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体验式学习、案例教学、技能竞赛和多元评价系统的融入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需求。本文探讨了中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供了一系列创新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中职教师在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提供实用的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中职;中药鉴定技术

引言: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深化,中职学校教育模式正逐步向技能与知识并重的方向发展。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提高学生对中药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在相关领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助体验式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在中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体验式学习法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感知中药鉴定的核心技术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中药采收、加工炮制和质量分析过程,并引导学生在真实地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技能,增强记忆。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设计具体操作流程,明确技能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适时的指导,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可以实施体验式学习,选择中药材的识别鉴定作为核心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校内中药材种植基地或中药标本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观察不同阶段的药材,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记录药材的生长环境、色泽、形态等特征。随后,在实验室内,教师展示如何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药材的微观观察,学生跟随操作,从中了解药材的组织结构和特有纹理。接着,学生需自行准备药材样本,包括切片、研磨等制备过程。在制备完成后,学生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初步的化学鉴定,记录反应结果,比对标准反应图谱,进行初步分析。此外,如有条件许可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利用现代仪器进行药材成分分析,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由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学生实操,从操作中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据解析技巧。整个活动中,教师随时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每一步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利用体验式学习,在操作中掌握中药鉴定的系统技能。

二、利用案例分析,探讨中药工艺

案例教学法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药材的来源、加工及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教师需要通过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加工流程或是质量分析的案例,展开讲解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中药工艺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影响最终药效。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药工艺的科学性。

教师在中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可以结合中药炮制技术,利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中药材加工流程,深入探讨中药工艺:教师可以选择人参为教学对象,在课程开始时,展示人参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标准的视频材料,介绍人参的清洗、切片、干燥等初步加工方法,并通过视频展示不同加工环节,并配以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工艺要求。紧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切片厚度不一致如何影响干燥效果以及成品质量)。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改进切片设备、调整参数来优化加工效果,并展示经过优化后的加工视频,比较前后差异,让学生观察实际成果。进一步,教师需要讲解人参在加工后的储存条件将会如何影响其药效,并展示不同储存条件下的人参样本图片,讨论温度、湿度对药材品质的具体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具体的视频、图片和实时数据展示,详尽介绍药材从采集到质量控制的每个关键步骤,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中药材加工的复杂性,同时进行讨论分析,加深学生对中药工艺精细管理的理解。

三、融入技能竞赛,增强教学实践

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平台。在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融入技能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模拟竞赛,让学生在模拟的比赛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自己的技能掌握程度。利用竞赛的形式,学生可以了解行业标准,提升操作规范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

在中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教师在教学完课程内容后,可以围绕所学的中药材鉴定知识展开一次中药鉴定技术竞赛。为了让学生深入实践,教师需要设计一场模拟竞赛,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以此提高学生对中药材鉴定技术的掌握能力。竞赛活动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中药识别以及真伪鉴别。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多种不同的中药材样本,每个学生需要对展示的样本进行性状鉴别,识别药材的名称、来源、特征等。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记录下每个样本的详细信息。接着进行真伪鉴别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室设备和必要的化学试剂,要求学生根据药材的特性,选用合适的鉴别方法,学生则需要根据分析结果推断药材的真伪。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教师监督学生的操作,确保学生能够遵守安全规程。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并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提交,帮助教师调整后续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模拟竞赛的形式,学生能够在紧张且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快速思考能力,为将来进入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进课堂评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教师应运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及项目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更全面、客观。利用这些评价方式,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反馈,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教师则需确保评价标准的公正透明,使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努力达到更高的学习标准,增强学习动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中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项目评价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报告撰写来评估学生的中药鉴定能力。活动中,学生需完成从中药材的选择、分析到报告提交的全过程。活动开始时,教师准备多种真伪中药材,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组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分组对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并讨论分析,并使用实验室的放大镜、显微镜、化学试剂等,通过查找药物真伪品的标准图谱,查阅药典对所选药材的真伪进行详尽分析。完成实验分析后,学生需要撰写该药材的鉴别报告,包括性状描述、显微图谱、鉴别要点等内容。报告要求清晰地展示研究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要求格式规范,图表和数据能够清晰呈现。

结语: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通过体验式学习、案例分析、技能竞赛和多元化的评价系统,展现了如何通过综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激发学生对中药学深层次知识的探求。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应用所学知识,有效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术发,刘鹏,芦清,李翌涵.《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融合方式[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05):6-8.

[2]王旭.新媒体背景下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实训专周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2,13(2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