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探索

作者

宋亚男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16

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关键任务,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在实践中通常被割裂对待,未能充分发挥二者内在联系优势。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学科教学改革深入,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探究热点,通过从现状分析入手探索阅读写作融合路径,创新互动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

一、审视现状,把握阅读写作教学分离弊端

教师习惯按照教材编排或教学计划将阅读课与习作课截然分开,各自按照固定模式进行教学。阅读课上教师多关注文本理解、修辞手法等知识点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缺乏深度思考空间;习作课上教师通常仅提供题目要求,简单讲解写作方法,缺少与阅读内容联系,这种分离教学模式导致阅读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写作素材,写作需求也未能指导阅读方向,两项能力培养脱节。

学生通常面临读有所获却写无所用或有话要说却无法表达困境,分离式教学还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阅读教学缺乏输出环节,学生理解停留表面;写作教学缺少输入支撑,学生表达匮乏素材,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发展失衡,语文学习效果受限。分离教学割裂了语言学习内在规律,忽视了阅读和写作是语言理解表达两个方面密不可分关系,背离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学评价体系通常将阅读写作能力单独考查,进一步强化了分离倾向;教师受应试压力影响更加注重短期训练效果,忽视学生语言能力整体培养。

二、整合资源,构建阅读写作教学融合路径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相关性,将同主题阅读材料与写作任务组合设计,形成教学单元。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表达方式,分析段落结构,体会遣词造句技巧并鼓励学生模仿尝试;写作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回顾阅读积累,有意识运用所学表达手法丰富写作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时采用项目学习方式推进一体化教学,设计主题性学习项目使阅读写作在真实情境中自然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完善评价体系也十分重要,构建促进阅读写作能力协同发展评价机制,改变单调考查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如阅读笔记、读书报告等全面考查学生语言理解表达能力。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阅读写作能力发展轨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形成自我提升意识,使阅读与写作不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交织、彼此促进,共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应当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构建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路径。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预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初读环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不懂词句,标记感兴趣片段;精读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马犹豫不决原因,分析老牛、小松鼠、小马言行特点,体会故事蕴含道理;接着教师巧妙设置写作引导,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马,遇到河水时会怎么做?为什么?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讨论,逐步明晰自己想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进行口头造句,描述小马过河情景。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完成微写作任务:请你续写故事,讲一讲小马回家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学生借鉴课文中小马、老牛、小松鼠对话方式创作对话内容;写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作品,相互评价共同提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方法,激发阅读写作教学互动活力

教师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理解,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个人见解,如采用提问探究式阅读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激发思考;运用角色代入法,让学生设想自己如果是文中人物会有何感受,如何行动从而深化理解;实施续写拓展法,鼓励学生基于原文情节进行续写,既检验阅读理解程度又锻炼创作能力。建立多元写作指导机制促进阅读成果转化也十分必要,引入微写作训练,将大型写作任务分解为段落描写、人物刻画等小型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开展仿写活动,让学生模仿名家作品写法,尝试运用特定修辞手法或句式;实施改写训练,指导学生将第三人称文章改写为第一人称,将记叙文改写为说明文,加深对文体特点理解,从而使阅读写作教学焕发新活力。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创新方法激发阅读写作互动活力。课堂伊始教师播放雪夜背景音乐创设情境,并提问:寒冷冬夜,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为阅读做好铺垫;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感情朗读 + 批注任务,让学生边读边标注感受,如这里让我感到心酸、这段描写真美等,促进与文本对话。针对小女孩看到幻象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女孩会看到这些幻象?它们代表什么?启发学生探究文本深层含义。接着教师巧妙转向写作环节,设计角色换位写作任务:如果你是路过小女孩富人,你会怎么做?请写一写你看到小女孩后行动与心理变化,学生通过角色代入将阅读感受转化为写作内容。教师还设计改变结局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故事有其他结局,小女孩得到救助,会怎样?学生基于对原文理解创作新结局;写作完成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墙活动,让学生张贴作品相互欣赏,并进行最感人最有创意评选增强互动性。

结论: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顺应语言学习内在规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通过审视现状和把握分离弊端教师能够清晰认识以往的教学局限;通过整合资源和构建融合路径能够建立科学合理教学机制;通过创新方法和激发互动活力能够提升教学实效性。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阅读写作融合新途径,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更加科学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东乔 .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探索[J]. 2021.

[2] 禚艳 .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3):45-47.

[3] 郁子牛 .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J]. 格言(校园版),2024(3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