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

韩莉

馆陶县中医医院 05775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5年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在组间接受治疗中将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依次提供给对照组、观察组,比较组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肺部哮鸣音、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在对照组之下(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期间,以针对性护理向患儿提供服务,对患儿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行管理,同时会在用药方面进行控制,由此促使症状消失的时间变短,利于患儿更早出院。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症状

小儿支原体感染是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的急性炎症,发病期间毛细支气管炎样出现较大的变化,将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不良的情况,其中包括咳痰、痰液分泌增多[1]。在患儿治疗中,护理服务的提供需要具有针对性,改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的不良症状。针对性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期间,将会根据患儿出现的症状,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填充,照顾到患儿的情绪。本文抽取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中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3年2月至2025年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8岁,平均(5.16±2.12)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8岁,平均(5.30±2.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后,其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值极小(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年龄不超过12岁;(2)接受抗感染治疗;(3)对护理的依从性高。

排除标准:(1)非支原体感染的肺炎;(2)患有先天性疾病;(3)配合度低。

1.2方法

对照组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聚焦患儿治疗中药物的提供,定期检测患儿的各项指标。观察组在住院治疗中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1)用药护理:在指定的时间,做好注射药液的调配,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快速的刺入针头并完成药液的输注任务。在患儿输液期间,询问患儿的感受,对感到心慌的患儿,适当减缓药液的提供速度。此外,对治疗中需要联合口服药的患儿,叮嘱患儿以及家属用药,更会在对应时间进行提醒。

(2)临床症状护理:在患儿住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将会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在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过程中,迅速进行分泌物的清洁。此外,当患儿排痰不畅时,将会通过叩背的方式引导。对叩背作用不显著的患儿,考虑使用雾化吸入排痰。

(3)饮食护理:患儿发病后身体状况不佳,饮食方案的设计,关系到患儿身体恢复。针对患儿痰液大量分泌的现状,建议患儿保持清淡饮食。此外,在食品的挑选中,尽可能增加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适量食用鸡蛋以及瘦肉等食品,补充优质蛋白。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在临床护理中症状改善情况,统计肺部哮鸣音、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的时间。

整理患儿住院的信息,记录每名患儿的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7.0为数据研究工具,计量资料(±S)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

如表1所示,观察组肺部哮鸣音、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2比较两组住院的时间

如表2所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也在对照组之下(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因幼儿抵抗力不强所致,发病后由于咳嗽、咳痰以及发热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将会严重影响到患儿身体的舒适性[2]。临床为患儿提供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身体的实际状态,有必要向其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咳痰以及咳嗽等症状的消失时间。针对性护理可以达到该要求,改善肺炎患儿治疗中的症状,有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根据目标进行护理的服务模式,将会在目标导向提供护理干预措施[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肺部哮鸣音、咳嗽、咳痰等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基于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在针对性护理服务的接受中,针对出现的咳嗽以及咳痰等,护理人员会迅速清洁呼吸道的分泌物。此外,当患儿排痰不畅时,将会通过叩背或其他方式进行改善。观察组住院时间也在对照组之下(P<0.05),在临床护理环节不仅对症进行护理,还会联合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手段,改善患儿的状态。规范用药行为,对症进行治疗,期间调整患儿的饮食模式,保证营养吸收全面且充足,可以促进患儿身体的恢复。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期间,以针对性护理向患儿提供服务,对患儿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行管理,同时会在用药方面进行控制,由此促使症状消失的时间变短,所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吉平, 徐小红, 叶绵龙, 朱焕宾. 止咳膏穴位贴敷辅佑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25, 44 (02): 116-118.

[2]白作栋, 陈帅文.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 2025, 18 (05): 126-128+132.

[3]刘浪, 欧江琴.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J]. 中国现代医生, 2025, 63 (04): 88-90+113.

[4]曹慧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影像及病原学特征[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 48 (01): 97-103.

简介:韩莉(1989-),女,河北邯郸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肺炎支原体的护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