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问题研究
王童 于雪峰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16
引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小班化教学模式因其能够关注每位学生个性发展而受到广泛重视。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制约等因素,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基于实际调研,分析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现状与困境,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与资源整合策略,旨在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一、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现状困境与挑战
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问题,许多学校专业音乐教师极度匮乏,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音乐课程,这些教师缺乏系统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无法满足小班化教学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加之教师工作负担过重,难以投入充分精力钻研音乐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导致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与此同时教学设施条件不足也成为制约因素,很多农村小学音乐专用教室缺失,教学仪器设备简陋老旧音乐教材教具短缺,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音乐学习环境与体验机会,严重影响小班化教学效果。
课程实施方面同样面临巨大挑战,音乐课程常被边缘化,甚至被挤占用于主科补课,使得音乐教育难以保证基本课时。教学内容与方式陈旧单一,照本宣科现象普遍,缺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评价机制不健全则进一步阻碍小班化教学实效性,现有评价体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学生音乐素养全面发展,且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真实学习状况。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发展障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方法优化与创新
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方法优化应立足于课程整体规划,从教学理念出发,实现由传统单向灌输向互动体验转变。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习主体性,小班化教学环境下教师须摒弃传统讲授为主模式,转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开放包容教学氛围。音乐课程应强调体验导向,通过听觉感知、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三位一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小班环境中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教师应当更精准把握每位学生音乐学习状态,实施因材施教。课程设计上应遵循螺旋上升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等方式确保每位学生获得适宜挑战与成功机会,从而实现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方法创新根本保障,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宽广学科知识、精湛教学技能与先进教育理念。专业化发展需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包含区域教研活动、校本研修、在线学习三个维度;音乐教师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专业视野;教学实践中应秉持反思性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问题与不足,不断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学校层面需建立科学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尝试新型教学手段。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还需构建协同教研制度,打破校际壁垒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模式。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可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通过任务分配、角色轮换、成果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思维;同时跨学科整合亦为重要教学手段,将音乐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性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与审美情趣,最终实现音乐小班化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资源整合须从宏观与微观层面系统考量,形成多元化资源支持体系。宏观层面上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农村学校音乐教学资源配置标准,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分布。学校间可建立联盟机制,通过课程共建、师资互派、设备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互补;地方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基础设施,配备必要教学器材。微观层面上学校须合理规划现有资源,确保音乐课程基本需求,同时积极拓展社区资源如挖掘民间音乐文化,邀请艺术团体参与教学活动,引入社会力量支持;课程资源建设应强调本土特色与现代元素融合,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与时代特征。教材选用上应适应农村学生认知特点,增强亲和性与实用性,必要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实际与审美情趣。
信息技术应用为农村音乐教学提供全新可能,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突破地域限制获取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应当选取适合材料补充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远程教学技术能够帮助农村学校聆听名师讲座,观摩示范课堂,拓宽教学视野。数字音乐技术应用也极具价值,通过音频处理软件、电子乐器、音乐制作工具等现代技术手段,弥补传统设备不足创新音乐表达形式。学校层面应构建数字资源管理机制,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校本资源库方便教师调用;教师需提升媒体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学会筛选评估各类资源,整合为有效教学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避免技术使用流于形式,始终围绕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教学资源最优配置与高效利用,全面提升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成效。
结论: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面临师资不足、设备简陋、课程边缘化等多重困境,亟需通过方法创新与资源整合予以突破。优化教学策略方面项目式学习、游戏化教学学等方法能有效提升课堂效果;加强教师培训、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则为教学改革提供人才支撑。资源整合利用方面,挖掘本土音乐文化、跨校联合共享、引入社会力量、应用信息技术等多维策略能够有效突破资源瓶颈。通过这些举措综合实施,农村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将获得新生机,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全面提升,推动农村音乐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苏珍 . 农村小学小班化音乐教学现状及措施 [J]. 中外交流 , 2019,026(026):324-325.
[2] 段吉峰 .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 [J]. 北方音乐 , 2020,40(8):2.
[3] 丁娜 . 农村”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 [J]. 好日子 , 2020,000(02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