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向野草借一场春

作者

崔功丽

南京市将军山幼儿园

案例背景: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充满希望的春天来了!有一天带孩子们散步路过自然角时,然然说:“老师,我们的花枯萎了”。我说:“那你们想种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我们想种蒲公英,我们想种荔枝草 ...... 我们的自然角已经没有了春的生机。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在思索着、讨论着 ...... 这是我们希望的田野,是春天里的希望,是盛夏里的硕果,是金秋里的成熟。

在幼儿园的教育旅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而我们,作为教育者,肩负着为他们提供滋养、助力成长的使命。有时,教育的过程会遭遇困境,仿佛置身于荒芜之地,但只要我们善于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向野草学习,便能为这片荒芜带来春天般的生机与希望。以下,便是我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一段难忘经历。

案例描述:

片段一:初遇“荒芜”——问题的出现

新学期伊始,我班迎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班孩子。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集体中,有一个叫涵涵的小男孩,却格外引人注目。涵涵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脑袋,性格内向,总是默默地呆在角落里,很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在学习活动中,他也从不举手发言,即使被老师提问,也只是低着头,小声地回答。晨锻活动时,其他孩子都在兴高采烈地玩着玩具、做着游戏,而涵涵却只是静静地在旁边看着,偶尔露出羡慕的眼神,眼睛一直看着别的小朋友游戏但始终没有勇气加入他们。

分析反思:

看到涵涵这样,我心里十分担忧。在这个需要积极互动、融入集体的幼儿园环境里,涵涵的退缩行为如果得不到改善,不仅会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发展,还可能对他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我意识到,我必须做点什么,帮助涵涵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就像在一片希望的土地上,努力播撒希望的种子。

片段二:探寻“精神”——教育的启示

为了找到帮助涵涵的方法,我开始观察身边的一切,试图从中获取灵感。有一天,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花园里散步,不经意间看到墙角的几株野草。它们生长在狭窄的缝隙中,周围是坚硬的砖石和贫瘠的土壤,没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生长环境可谓恶劣至极。然而,这些野草却没有丝毫的萎靡之态,它们努力地向上生长,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分析与反思:

看着这些野草,我突然想到,涵涵现在所处的困境,不就如同这生长在墙角的野草吗?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交往的挑战,他就像置身于一片荒芜之地,缺乏自信和勇气。而我,作为他的老师,应该像春风一样,为他带来温暖和希望,帮助他像野草一样,在困境中顽强生长。从那一刻起,我决定以“野草精神”为指引,制定帮助涵涵的教育计划。

片段三:播种“希望”——行动的开始

我首先在班级的图书区布置成粉色的环境,摆放一些柔软的抱枕、舒适的小沙发,让孩子在教室里能感受到家一般的舒适。设置丰富的活动区域:合理划分阅读区、建构区、美工区等,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快乐地玩耍和学习。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怀——关注孩子的情绪:教师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权利——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在班级决策时,如选择活动主题、布置教室等,倾听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参与讨论和决策,尊重他们的投票结果。保护孩子的隐私:不随意公开孩子的个人信息或在其他孩子面前批评某个孩子的缺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

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在日常活动中,我特别关注涵涵的情绪变化,主动与他交流,询问他的想法和感受。当他说话时,我总是认真倾听,并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话语是有价值的。

分析与反思:

引导自主探索的“雨露”:为了激发涵涵的探索欲望和主动性,我根据他的兴趣爱好,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涵涵对绘画比较感兴趣,我便在美工区投放了各种画笔、颜料和画纸,鼓励他自由创作。

刚开始,涵涵只是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但我从不批评他,而是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建议,引导他发挥想象力,尝试画更复杂的画面。慢慢地,涵涵的绘画作品越来越丰富,他也越来越享受在美工区的创作时光。通过自主探索,涵涵逐渐找到了自信,也变得更加开朗和主动。

片段四:破土而出— 涵涵的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涵涵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而是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集体活动中,他也能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变得响亮而自信。有一次,在建构区活动中,涵涵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搭建了一座超级大的城堡,他不仅提出了很多创意和想法,还积极地组织其他小朋友分工协作。看着他脸上洋溢着的快乐和自豪,我感到无比欣慰。涵涵就像那株顽强的野草,在我们为他营造的温暖环境中,成功地破土而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分析与反思:

幼儿初入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就如同野草被置于新的土壤。他们或许会感到不安、恐惧,但大多数孩子都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就像涵涵一样。但在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小伙伴们的热情感染下,仅仅过了一周,他就能开心地和大家一起玩耍,主动参与集体互动,这便是幼儿像野草一样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片段五:春风化雨——影响的蔓延

涵涵的转变不仅让他自己受益,也对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他孩子看到涵涵的变化,也受到了鼓舞,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班级里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他们学会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共同在这个充满爱的集体中茁壮成长。就像野草的繁殖能力一样,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班级里不断蔓延。

分析与反思:

孩子们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中,变得更加勇敢、自信和善良。我们的班级不再是一个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孩子都能像野草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地生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案例反思:

我以幼儿的一日生活的行为表现为抓手,通过沉浸式观察、体验、探索,和幼儿一起踏上了一场向野草借一场春的旅程。

(一)星火燃云海,微光破重冥

教师需时刻关注幼儿的外在行为与内在想法,清晰把握个体发展状态,以提供更适宜、有温度的教育支持。家园应共同努力,携手促进幼儿成长。正如帮助涵涵的经历所启示:每个孩子各有特点,即便面对棘手挑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思考,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总能找到解决之道,践行“向野草借一场春”的教育意义。

(二)拾级云生袖,回眸字满川

教育者需用心观察、倾听与感受,聚焦幼儿行为,从活动内容、组织方式、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动态建构适宜的教育环境。幼儿的健康与行为发展不应被动等待,而应源于教师的用心探索、孩子的主动学习,以及宽松温馨的环境、丰富的集体活动和自由愉悦的游戏体验。每个孩子都蕴藏无限潜力,教育者要如春风般以爱和耐心提供滋养,使其在任何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化雨桃李润,烛暖杏坛春

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期是身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关注其行为与内心世界,以多维视角提供适宜、有温度的行为教育,提升幼儿行为素养与安全感。我将以“野草精神”为指引,用教育智慧与爱心支持每个孩子成长,让他们在幼儿园中绽放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