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庄严 朱文龙 张鹏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1 工程概况
某项目用地面积 56372.77 ㎡,总建筑面积 149600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 112700 ㎡,地下总建筑面积 36900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实验室、研发办公、商业配套及地下停车库等。建筑层数6 层(其中地下局部2 层;地上6 层)。
结构类型:地上新建建筑为钢结构,地下室梁板柱为钢结构。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
1-1# 楼包含中试实验区约 9000m2 ,研发办公区 5050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 400m2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
1-2# 楼包含中试实验区约 11400 ㎡,研发办公区 6200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 400m2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
2-1# 楼包含中试实验区约 10050m2 ,研发办公区 5000m2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 400m2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
2-2# 楼包含中试实验区约 7550m2 ,研发办公区 4550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 400m2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
3-1# 楼包含中试实验区约 7600m2 ,研发办公区 3700m2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 400m2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
3-2# 楼包含中试实验区约 10250 ㎡,研发办公区 6000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 400m2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
4# 楼包含中试实验区约 9250 ㎡,研发办公区 3800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400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
5# 楼包含餐厅及配套服务区 10000m2 ,卫生间及其他房间约500m2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考虑多联机空调系统。卫生间无特殊需求外,仅考虑通风换气,不考虑空调系统。
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区域:面积约 33600 ㎡,内装饰标准:毛坯交付,灯具满足照明交付。仅考虑通风换气,不考虑空调系统。需考虑充电桩设施约200 套。
2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保障措施
2.1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要点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钢结构吊装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需了解场地的平整度、承载能力以及周边环境等情况。关于场地平整度问题,如存在显著高差起伏,将直接影响起重机设备的稳定定位作业,必须预先开展场地平整整治工作。场地承载性能是关键性技术指标,需严格依据起重机设备自重及吊装作业荷载参数进行科学评估,必要时须采取场地加固处理措施。在周边环境因素方面,要全面排查是否存在影响起重机正常操作及钢结构构件吊运的障碍物,如存在则必须及时清理或落实有效的防护管控方案。此外,要对钢结构构件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查,重点核查构件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对构件外观质量进行全面排查,特别要关注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明显质量缺陷。对于有缺陷的构件,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同时,要对构件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牢固,螺栓等连接件的规格和拧紧程度符合设计标准。再者,起重机的选择和调试不容忽视。要根据钢结构的重量、吊装高度和跨度等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和规格的起重机。起重机的起重量必须大于吊装构件的重量,并且要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在起重机进场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检查,包括检查起重机的机械性能、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是否正常运行,确保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此外,人员培训与技术交底工作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参与吊装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持有效专业资质证书上岗。在正式施工前,须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岗前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吊装施工的工艺流程、技术规范及安全防护要求。技术交底工作务必做到深入细致、全面覆盖,确保每位作业人员都能准确理解自身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2.2 吊装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在钢结构吊装作业过程中,起吊点的科学选定具有决定性意义。起吊点必须严格依据钢结构的几何形态、质量重心及受力特征进行精准计算和合理确定。为确保吊装过程中的动态平衡性,起吊点设置应当充分保障钢结构在吊升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有效杜绝倾斜、振荡等安全隐患。针对几何尺寸规则、重心定位明确的构件,可严格遵照设计规范执行起吊点选择;对于结构复杂的构件,则必须通过严谨的力学计算和反复试验验证,方能确定最优起吊点方案。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吊装速度的规范化管控工作。在吊升与下降的全过程中,务必严格保持匀速运动状态,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超速或低速操作行为。超速行驶将导致钢结构出现剧烈晃动现象,显著提升安全风险系数;而低速作业则直接制约施工效率,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有序推进。此外,要依据构件重量、吊装高度等关键参数,科学合理地调整吊装速度,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在钢结构吊装作业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结构状态实时监测工作。要科学部署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对钢结构的应力变化、形变程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如发现应力值超出设计允许范围、变形量过大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中止吊装作业,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置。
2.3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保障措施是钢结构吊装施工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其次,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如起重机作业范围、吊装区域等,要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同时,要对警示标志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清晰可见。此外,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要求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需要定期对起重机等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有磨损、损坏等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最后,需要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如起重机倾翻、钢结构坠落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使施工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减少事故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与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是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吊装前准备、吊装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的全面分析,可以显著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在实际工程中,必须结合项目特点,科学规划和严格执行各项技术与管理措施。未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钢结构吊装施工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持续优化施工工艺、强化安全管理,并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工程提供有益参考,助力钢结构吊装施工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啸宇 .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J]. 居业,2025,(07):10-12.
[2] 周真勇,刘义强 . 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保障措施 [J].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2025,12(0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