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党群对策

作者

董苏

石家庄市供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前言

思政工作是企业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企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抓手,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然而,在我国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和员工思想日益多元的背景下,企业思政工作的环境、方式及内容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针对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性分析,结合党群工作的优势,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做法,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因为对企业而言,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将正确的前进方向提供给企业员工。

一、我国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1.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冲击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通过各种途径涌入企业,对我国长期形成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本土价值观造成了极大地冲击。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使得职工思想呈现在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为企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思政工作加大了难度。青年员工往更关注个人职业发展与物质回报,对于企业核心经营理念和文化的认同度低 。

2. 企业深化改革与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现实矛盾

在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兼并重组、降薪裁员几乎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万能油”手段。这不仅给员工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也打击了员工的自信心和企业归属感,造成了员工心理伤害。长期以往,物质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势必会转化为员工具体的思想问题。对此,思政工作必须要摒弃“假大空”的说教和“画大饼”的激励机制,要深入倾听职工需求,真诚对话,为其解决实际困难,达到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协同共进的局面。反正,如果思政工作不能落实到真正解决员工需求的具体行动中,可能会激起企业内部矛盾,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企业平稳发展。

3. 职工队伍结构变化与代际更迭提出的新要求

现在,00 后、90 后已经进入职场,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00 后整顿职场”这个话题曾一度冲上微博榜首,成为热点话题引爆朋友圈。与他们父辈60 后、70 后相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自我意识更加明显,使得职场文化出现了明显的时代变化。这种时代性变化,也对命令式、灌输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思政工作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差异化需求。

4. 思政工作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与形式主义问题

企业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一些管理者对效益过于重视,使得效益与思政出现了严重的失衡。重业务轻思想的“病态业绩观”倾向,教育活动多流于形式化的拍照留痕,思政工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被弱化,不仅严重影响了思政工作在员工心中的形象,甚至还产生了厌烦心理,认为是一项学习负担。例如,开会先打会标,发材料拍照留痕。文件可以不宣读,打卡照片必须留存,走走过场已经成为企业思政工作的主要教育模式。

二、应对我国企业思政工作挑战的党群对策

1.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企业文化

坚持“党建强、发展强”的企业理念,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作为企业思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企业战略目标、重大项目、急难险重任务开展思想动员和保障工作,实现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解决重业务轻思想的“病态业绩观”问题,防止经验管理和思想工作“两张皮”。例如,苏州市属国企通过修订 “三重一大” 决策清单,明确党委前置研究事项占比达 65% ,确保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2. 转变工作方式,避免思政工作沦为口头上的形式主义

思政工作尤其要强调内容的针对性跟实效性,聚焦企业员工急难愁盼痛点问题,关注员工需求,发挥思政工作的正向作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吉林石化通过 “七大民心工程” 解决员工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两级班子调研成果转化运用 220 个,提出破难题、促发展具体举措 707 项,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 193 个,主题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3.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突破传统单一业绩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构建必须“政治引领 + 业务实绩 + 群众评价” 三维考核新体系。按照思政工作占实绩目标考核总分值 10% 的要求,将思政工作工作纳入年度实绩目标考核指标,通过即时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对员工思政情况进行考核。实现思政工作可量化、硬指标转变,将思政工作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划出考核达标线和硬杠杠,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将思政工作作为企业领导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发挥企业责任人的“头雁作用”,确保思政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例如,公司通过月度自查、双月互查、季度普查的 “亮灯挂旗” 专项行动,精准对接问题症结,压茬整改,全景晾晒排名,迭代优化成效,累计查纠问题短板 250 余项,有效提升了专兼职党务人员的工作活力与履职能力。

4. 优化队伍布局结构,实现 “懂生产、会思政” 的双向融合

优化队伍布局结构,打造一支 “懂生产、会思政” 的高质量人才队伍,是实现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之举。传统企业管理模式通常将思政工作与经营管理割裂开来,导致员工精力多集中于生产流程及规范上,疏于思政学习。如何打破这一壁垒成为企业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是在企业招聘时,要强调对于懂生产、会思政人才的招聘,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二是,挖掘企业内部存量人才,鼓励从事生产一线的员工进行转岗。对于生产工作中表现出色、沟通能力强、善于做员工思想工作的生产骨干可按照意愿并经组织同意进行内部转岗,参考有关规定建立 “懂生产、会思政” 人才培养数据库,定期抽调库内专家进行评审,对于不符合现有思政标准的员工进行调岗处理。

三、结论

我国企业思政工作正在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冲击、企业深化改革与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现实矛盾、职工队伍结构变化与代际更迭提出的新要求、思政工作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与形式主义问题这些多重挑战。本文基于对这些挑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党群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策略,为企业思政工作的推进指明了方向,使思政工作真正成为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抵御风险的 “红色引擎”,为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然而,企业思政工作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持久战”。党群组织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挑战中发展创新能力,在服务发展实现生产和思想的深化融合。

参考文献

[1] 何伟威 .《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J]. 赤子 ,2018(32):34-35.

[2] 于杨 .《国有企业工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2

[3] 苏州市国资委党委苏州市国资委党委 . 关于印发《2025 年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点》的通知 [EB/OL].https://www.suzhou.gov.cn/szsrmzf/bmwj/202504/b1c42b2bb77b448e80def0bc34d87bfb.shtml

[4] 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心系国之大者 勇担“长子”使命》[EB/OL].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4548729606505000/?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5]《国网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扎实开展思政工作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EB/OL],人民论坛网 https://www.feiguangwang.com/doc/5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