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图书馆在编目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剖析

作者

马兵

宁夏惠农区图书馆 宁夏 石嘴山 753200

文献编目一直是图书馆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之一。是图书馆核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图书馆以手工编日为主。现在全国公立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都实现机读目录即MARC。CNMARC 是中国视读目录(China Manhine Readable Coualngue) 的缩写,用于 中国国家书目机编同其他国家书目机构及中国国内图书馆与部门之何以标准的计算可形式交换书目信息,实现不同图书馆管理系统之问书目信息的转换。

1 编目细的不规范

加强制度管理话说“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不管是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中小学图书馆首先要制定一套结合本地区特色制定适合本馆长远发展的编目细则。

为什么一个图书馆需自己的编目细则呢,是因为图书馆的工作都是长期性的,延续性很强,以前决定要怎么做,一般就要坚持下去。保持一致性, 前一个馆员退休了,后面的馆员接着按照前面的规矩做下去。甚至有时发现规则有些错误,但几万几十万册图书都那样做了,为了保待兼容,只好“将就错错”,这说明了延续性的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有一个书面的现则,凭记忆是容易出错的。霏不住的,一般这种细则都是几十年积下米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会和当地的其他图书馆交流,互相学习,由于图书馆业务标准化程度很高,一般这种细则也差不到哪里去,大家都是差不多的。 细微之处有些区别而已已。

图书数据外包带来的问题.1 跨年份图书如何给号以及索书号年代部

跨年份的书如何给号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研 究 年 报 1989-1990=Antual csearrh repoet of zhe slalekey labncalory of organic sariemistry.1989-199,Institute of gohemistry ChiratsAademy of Siences 以 1988 为例,索取号是 P59-54/(1988),这个是常见的情况。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研究年报 1989-1990 这种涉及两个年代的该如何给号,索取号的目的是把具有相同性的图书在书架上聚集到一起 , 方便查找。素取号后面的附加号,或者年代部分,是为了把这一种报告、年鉴的不同年份的有序排列,便于查找。那么 P59-54/(1989)或者 P59-54(1989-1990) 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P59-54(1988) 是只要起始年不要结束年,虽然没有结束年。但起始年也足以达到区分目的。假设 1991 再出版这种报告 , 就是 P59-541991),时何序上是推列正确的。只是在读者或馆员在书架上浏览书脊标签的时候会有一丝困惑“1990 年的缺了么?”,但随着取下图书翻开看看,也就明白了值得注意 P59-54(1989-1990) 当年份部分“1989-1990”和”1991”进行比较的时候,是前方一致比较的,也是只比较前四个数字。实际上”-1990”部分并没有参与实质性比较,但才说了,会减少在书架上浏览时的困感。以上是泛泛分析。其实这种规别是不应该在编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在想方法。应该是在本馆的前期就制定编日细则( 包含派架规则)。如果没有编目规则,建议先制定本馆的编目细则,所谓细则就是那些细分的部分。

1.2 索取号中的年代部分,是作为索取号的第三行,还是第二行的一个附加号?肯定会有所差异。一些图书馆处理期刊很有经验,期刊的索取号绝对是要包含年卷期部分的,所以是三行以上的形态,年卷期部分是一个正经的构成部分,不是“附加号 ”年鉴、报告这种,技术上来说就是当期刊处理。 一通百通笔者曾遇到同行咨询问题这本书副题名,《李白传》副提名 [ 狂走马遍天涯 ] 如果方括号改为圈括号,其他题名就不好若录了,有人说直用搜狗输人法符号大全,但是有些系统不能识别,还有同行认为在手机上搜到方括号,在粘贴复制就可以了。还有同行认为方括号改圆括号就可以了。笔者认为方括号改圆不可取,例如遇到一本书“200\$a 的学问”,著录出来就是 2001 \$a200\$a 的学间会产生歧义。总之不能改括号,这本书很明显那个方括号的作用等同于破折号,如实著录于 200\$ 后应再做个 517, 去掉括号。或者变通的做法做成 @e 感觉更妥些。

1.3 年代久远没有ISBN 码的书籍怎么编目

1986 年 1 月 , 中国标准书号国家标准 (CB/T5795) 正式布 , 该标准于1987 年 1 月 1 日实施。中国标准书号由国际标准书号 (ISBN) 和图书分类/ 种次号两

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标准书号(ISBN) 中国标准书号的主体,可以独立使用。

笔者在编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没有 ISBN 码,还有部分 50 年代的书,只有统一书号的,许多同行都不知道怎么编日,笔者在编目工程没有 ISBN 码除了 010a 不著录,其余正常做。对于年代久远只有统一书号的统一书号091;

2 购进图书质量问题

如今我国图书出版和发行已市场多元化过去由新华书店统一购买的单渠道的局面彻底被市场化、多元化的出版发行机构打破。图书出现了一本图书多个出版社发行的局面。图书重复出版。甚至有些为了逐利反复抄袭。

采购图书质量的良莠不齐会造成以下儿方面的问题:

2.1 同一题名不同的 1SBN 号

有时出现个 1SBN 号对应两种或几种图书,有的出版社用一个ISBN 号去出版系列丛书或多卷书。这种况是“同号异书”现象。同书异号 般有以下四种种况:

是不同的版本,如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纪念版、特别版等等。他们的1SBN 号有时候也会不一样

2.2 同一本装帧形式的不同

不同的装帧形式有时会有不同的 1SBN 号,但有的装帧形式相同也出现两个 1SBN 号如平装、精装。其至不同的开本如 16 开、32 开等,同一本名会有不同的ISBN 号

2.3 同一本书版次不同

图书,由于它的版次不同 . 也会出现不同的 ISBN 号,2.4 是同一种图书的附件不同 . 有无赠品或附品书阳光盘与不附光盘,也会出现不同的 ISBN 号

24 是同一种书不同的出版社采购图书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惠

2.5.1 造成书日数据库的拥堵,数据库数据的不规范,图书数据库评估很难达标

2.5.2 造威藏书组织的杂乱无章,给工作人员带来困难,影响图书排架和检索。

2.5.3 给读者检家带来不便,往往检索不正确,影响读者的查准率,耽误读者查阅。

2.5.4 给后米编目人带来不便,增加了后来编目人员的工作量。

3 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的问题

编目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造成分类的错误。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图书的出版走向多元化,图书的版本形式和重复出版的图书日新月异,有些图书中对版本的说明不明确以及目前国家及图书馆行业没有出台中文图书同类书的区分标准和同种书的辅助区分标准,使得编目人员在分类标引时辨识不清,极易造咸编目错误,编目人员新老更替,对有关著录规则及标引规则街接不统一,造成分类的错误。

4 图书外包的漏洞

国内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的抽测显示。外包书目的差错率一殷在10%- 20% 左右。一个的书目数据一般是分次让几个外包商完成。因此。常会出现书目数据来源不一,书目数据标准不同,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同时,一些书商以赢利为目的编目人员抢时间,连天连夜奋战。使得在编工作人员不可能及时进行有效校验和监督。所以外包环境下的书目质量令人堪忧。在工作中竟然出现基本大类都分编谱误的低级错误。

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5.1 加强编目人员的学习,加强上岗人员的培训加强图书馆馆际编目的合作与交流。国家图书馆每年都有编目资格培训班,建议图书编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2 加强编目著录准确性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在分编工作中,要制定科学的编目细则,并严格的执行。在制定流程时,需突出查重和检查这两个环节。采编工作人员要选择耐心细致的工作人员并严格遵守分类工作程序。采编分类组长要严格控制校验这一关。建议增加《编目日志》对编目规则有延续性。杜绝工作人员更换,编目细则也更换。

5.3 根据本馆的藏书特色和本地区读者的检索习惯。对交替类目、专类复分表、通用复分表、仿分、组配的使用情况做出说明。

5.4 在图书编目过程中采用多种查重法

在具体查重时既要用题名查重,还要用各副题名名查重。既要查主编责任者,也要查编者。采取多渠道的查重,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检率。使同一种图书类分到一起. 不会分散。对于不同版本图书的查重。不把书号作为查重的唯一渠道,完全依赖于书号查重,就可能出现漏查的情况。当用书号未检索到时,应结合题名或责任者进行检索,并找到本书的不同版次,不同的装帧形式。挑选统一的分类号,确保图书编目分类一致。

5.5 图书分类编目业务外包要慎重。当前,图书分类编目业务外包市场尚未成熟,数据商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图书馆一定要选择实力强具有编目外包经验的书商。对提供的各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认真复查分编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同题,参照工程招投标合同常见的工程保证金一条。 在签订合同时加一条款,编目业务完成后保留分编业务款的百分之十,作为数据纠错保证金一年后付尾款 , 促使图书分类编目业务外包把好质量关

5.6 建议以省馆或市馆为单位建立联合编目群 , 方便编目时互相交流与学习。有助于馆际开展通借通还业务。目前笔者就加人了国家联合编目一群和国家联合编目二样。同行业间的业务交流更加快捷、准确

3 结束语

总之,图书编目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逻辑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 , 在联机编目和建立书目网络系统资源共享的今天,每个馆都是网络系统中的一分子,图书编目分类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一个馆的素质和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否为读者提供个舒适的书目检索环境。 因此它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只要加强管理,增强馆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减少分类编目中差错,确保图书分类的质量和效率。就能更好地为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伯兴,戴行德. 论编目 业务外包环境下的书目 质量控制C 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

(2)彭艳 . 国际标准书号在图书采购与编目 中的应用与问题 CJ3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I)

[3] 吴玉玲“异书同号” 现象浅析 [I]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2)

作者简介:马兵,1968,07,男,回族,籍贯 : 市;大专职称:馆员,研究方向: 图书馆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