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消防作战训练评估指标体系完善研究

作者

马世锐

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 湖南省 410003

引言:

在消防工作中,训练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无论是灭火,还是救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行动的成败。如何确保训练成果能在实际场景中有效转化,是当前消防作战训练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火灾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提升,传统的训练方式与评估体系渐显滞后。虽然已经有部分地方尝试对训练进行更为精细化的评估,但仍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评估标准。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消防作战训练现状的深入剖析,探索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推动消防队伍的训练与实战能力的同步提升。

1. 消防作战训练现状与存在问题概述

开展有效的消防作战训练是提升消防灭火救援核心力的重要内容,但现行的训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开展训练的基础要求,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消防训练的装备老化,缺乏训练内容的新颖性,评估训练的指标标准滞化等问题,都会导致消防员人员对较为复杂的灾情时应对不快、应对不正确、应对不准确的现象[1],导致训练效果转化难,应急处置能力受限。

2. 消防作战训练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训练资源与环境的不足

目前,消防战斗训练资源匮乏、训练环境不完善也是当前消防训练中存在的一个困扰。一些消防队伍仍然在依靠传统的训练资源进行消防训练,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开展训练对消防队员的实际操作范围非常局限,对真实火灾场地的复杂场景不熟悉[2],无法实现灭火设备现代化、火灾场景仿真化,使消防队员实际应对突发火灾的能力较为欠缺。

2.2 训练效果与实际作战之间的差距

虽然消防队伍开展了大量的训练工作,但训练成效与火场战斗之间的差距依旧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些训练多为单一技能的训练,没有训练整体的战术配合和整体的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面对复杂的火场环境,队员配合和协同能力不够,应急反应不够及时[3],实际战斗中的应急情况往往与预想中的情况不在一个层面上,导致队员在应急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3. 完善消防作战训练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策略

3.1 提升训练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消防训练作战本身就是高仿真训练,让消防人员通过一个类似火场的场景,接受真实的应急处置训练。目前,虽然部分消防支队都购置了不少训练器材,但是在设备和场地配置上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火灾复杂事故的综合救援。解决训练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就是采用现代化设施进行训练设施建设,提升训练设施的真实性和实战性。现在的消防作战不再是简单的救火,不仅仅是高楼、地下的化工厂区发生火灾,化学污染泄漏、大规模人员转移疏散,都需要进行训练准备。传统的训练设施往往无法真实还原火灾现场、人员伤亡,一些训练设施虽然不能真实模拟火灾救援场景,但是很多时候就连训练基本设施也无法准确模拟。所以要想真正提升训练训练质量,就必须提升训练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以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现代设施为载体,帮助消防人员全方位、真实感知极端火灾。借助高科技装备和虚拟仿真技术,消防人员不仅可以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日常训练、模拟各类极端训练环境,而且可以准确体会到在每一次训练过程中感受的每一个细节[4]。再就是智能化设备,例如借助在线的实时数据、在线动态监控,能够让教官实时掌握学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情况,以及后期可以有效提供测评的参考依据。此外,现代消防设备、设施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训练消耗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等。为了能够应对真实的火灾需要在训练环节中准备万全之策,因此消防演习中的设备离不开先进设备来支持,可以实现训练从传统“模仿”式演习到“功能化”式的演习转换。

3.2 优化训练流程与内容,确保其实战性

训练的流程和训练的内容是否完善决定了训练的质量和实战性,现在消防部队很多训练内容比较单一,并没有与真实灾情情况相对应的综合性训练,消防员在面对灾害真实场景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甚至会出现不配合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训练的内容作出深层次的优化,专注于消防员在发生火灾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加大相关火灾应急决策、指挥调度、团队合作等训练的量。每次训练当中训练流程的设计和设定必须要以目前所面临的火灾等情形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高层建筑火灾、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等特殊情况为中心,进行综合训练。整个训练的流程也应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定,每种形式训练当中开始到结束一定要将时间尽可能的缩短,消防员的训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训练相关技能,还应该将多件事情同时进行处理,锻炼消防员在动态、复杂情形下的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5],确保训练的流程和训练的内容不单纯是对某个单一训练内容的重复,而是与实际作战无缝衔接的实战训练,训练使消防人员能够在遇到火灾或其他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3.3 加强指挥员与队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消防作战中,指挥员及队员的作战合力可直接影响到灭火结果。近年来在消防作战过程中,仅仅依赖指挥员或者队员自身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因素是针对消防作战的团队配合、现场指挥决策、心理抗压水平的高低。这就需要在综合层面进行指挥员和队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一方面要提升指挥员在火灾现场中的判断决策能力,指挥员在火灾现场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根据现场所发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并妥善安排利用有限资源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在指挥员训练中提高压力测试、现场突发事件模拟,增强指挥员在极度高压环境下,现场应急指挥决策能力 [6];另一方面是对队员进行强化训练,其在消防作业中的职责和任务,不仅需要熟悉其操作过程,更需要对各种高强度的工作有极高的适应能力,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高强度的命令下达过程压力测试以及高强度训练压力环境下的生存。提升指挥员与消防队员的消防综合素养应当从心理素养进行提升,队员在火线中高压力环境下保证沉着,将每一次指挥员的指令都准确传达给同伴,并有效迅速执行。

结束语:

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消防力量的作战效率。目前,训练指标的不完善性,是限制训练质效的有效因素之一。完善训练保障、优化训练科目、强化消防力量专业素质,可以帮助改进整个训练系统的适应程度,更直接地保障整个训练体系的效用化,也是提高消防救援队伍能力的要求,更是一个社会稳定安全的必需。为了适应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更加严峻的灾害事故,消防力量需要将训练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甚至是精准化地展开,希望本次研究可以帮助到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对消防作战训练进行更好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林 聪 . 消 防 作 战 训 练 中 的 实 战 化 教 学 研 究 [J]. 消 防界 ,2024,10(10):23-25.

[2] 房兆朋. 消防作战训练中的装备使用与战术配合优化研究[J].今日消防 ,2024,9(6):122-126.

[3] 杨旭 . 高层建筑消防作战策略训练最新进展研究 [J]. 消防界(电子版),2024,10(8):22-24.

[4] 马锦琨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管控评价体系分析研究[J]. 湖北应急管理 ,2023(4):56-57.

[5] 江霖纾 , 罗文楚 . 关于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基层作战训练工作的思考 [J]. 安全与健康 ,2023(2):55-56,66.

[6] 李永刚 . 新时代基地化消防作战训练研究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3,9(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