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

耿豪劼 张文静 夏雨

江苏大学 艺术学院 212000

一、新质生产力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内涵耦合

1.1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基本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创新性驱动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涵盖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在技术上,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算法创新,催生出智能客服、智能写作等新应用。在管理上,字节跳动的飞书打破传统办公局限,提升内部协作效率。商业模式上,共享经济如共享单车,整合闲置资源,创造新的商业价值,改变传统的产品使用和盈利模式。

1.1.2 科技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前沿科技,如 5G、大数据、区块链等。5G 与工业结合实现设备远程操控和实时监测;大数据在电商领域实现精准营销;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确保信息真实不可篡改,提升金融交易安全性和效率,重塑产业发展模式。

1.1.3 绿色可持续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产业,相比传统燃油车降低碳排放,且电池回收利用减少污染。建筑行业的绿色建筑,采用节能材料和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1.1.4 高度智能化

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智能工厂中,设备自动调整参数、故障自诊断;农业领域的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精准浇水,提高生产精准度和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

1.1.5 跨界融合性

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促进不同行业融合。医疗与科技融合产生远程医疗、智能医疗设备;文旅融合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新业态和新增长点 。

二、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功能定位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集生活服务、学习支持、文化育人和管理协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其高质量发展需满足以下需求:1. 服务集成化:整合分散资源,提供便捷服务(如事务办理、心理咨询);2. 管理智能化:依托大数据优化资源配置;3. 育人协同化: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2.1 服务集成化:以资源整合提升便捷性

通过打破传统部门壁垒,将分散的行政事务、生活服务、学业支持等资源整合至物理空间与数字平台。例如,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成涵盖证件办理、成绩自助打印、心理咨询等功能的社区驿站,学生无需跨部门奔波即可完成多项需求。这种集成化模式需进一步融合校内外资源,如引入校友导师、企业合作项目等,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2.2 管理智能化:以数字技术驱动精准化

依托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终端设备优化资源配置。部分高校引入人脸识别门禁、智能教室管理系统,通过行为数据分析个性化推送学习方案。未来需构建覆盖安全预警、能耗监测、需求预测的智能网络,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库,动态追踪学业与心理状态,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2.3 育人协同化:以多元联动实现“三全育人”

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全员育人生态。例如,大连海事大学通过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推动思政力量下沉。此外,需强化“隐性育人”场景设计,如将红色文化、校史元素融入社区空间,打造浸润式文化场域,并通过学生自治组织激发参与感,形成“大家事、大家议”的治理格局。

图1:新质生产力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耦合框架

三、当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困境分析

文献与实证研究,主要问题包括:

表1: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问题总结

四、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路径

4.1 技术赋能: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技术赋能对于教育领域的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蒙牛全数智化工厂“三个彻底打通”的宝贵经验,致力于打造一个全面、高效且智能的数据中枢。首先是数据中枢建设。可以全方位集成学生行为数据、服务需求数据等各类关键信息。就如同蒙牛工厂实现牧场到餐桌、生产制造商全设备链、ERP 到生产线的全链条打通一样,我们要彻底打通学生数据的各个环节,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通过对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社交等多方面行为数据的收集,以及他们对于各类服务的需求数据整合,构建出每一位学生的动态画像。这一动态画像并非静态不变,而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断更新,精准反映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为后续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图2: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学生社区技术架构图

4.2 模式创新:推动“服务—育人”双循环

1. 服务场景扩展:开发虚拟社区(元宇宙技术),支持跨校区协作;

2. 育人生态重构:将思政教育嵌入生活场景(如通过社区活动强化劳动

教育)。4.3 机制保障:完善协同治理体系1. 组织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设立跨部门协调机构;2. 资源动

态调配: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企业参与社区共建(如校企合作实验室)。

四、结论与展望

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渗透与模式重构,为高校学生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社区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并关注人机协同场景下的伦理问题。

作者简介:耿豪劼(1995.06),男, 汉族 江苏镇江 工程硕士,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2024SJSZ0951)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育人功能研究 》(课题批准号:JDXGYB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