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流量高流速条件下水电站泄洪洞缺陷修复技术

作者

徐晓健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水电站是利用水能发电的场所,将水、机、电结合成整体,实现了水力发电。水电站利用水能资源,将上下游的落差作为发电水头,带动涡轮机发电。泄洪洞是排泄多余洪水的隧洞,能够泄洪消能,确保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在洪水期间,水库水位超过设定的安全限值时,泄洪洞能够迅速排放多余的水量,使水库水位达到设计需求,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高速水流经过泄洪洞时,能量逐渐被消耗,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1 大流量高流速水电站特点

1.1 抗冲磨与空蚀防护严苛

因水流流速高且可能携带泥沙,泄水建筑物内壁需采用抗冲磨材料(如 C60 以上耐磨混凝土、环氧砂浆),并通过体形优化(如弧形转弯、扩散段设计)减少局部紊流,降低空蚀风险。三峡水电站泄洪坝段的表孔、深孔均采用了特殊的掺气减蚀设施,通过向高速水流中掺入空气,缓解空泡溃灭对坝体的破坏。

1.2 结构受力复杂

大流量水流对建筑物的动水压力、脉动压力显著,加上泥沙磨损、温度应力等因素,泄洪洞、坝体等结构需进行精细化力学计算,确保在长期高负荷运行下的稳定性。例如,高流速泄洪洞的衬砌厚度通常比常规洞体增加 30% 以上,且需设置伸缩缝和止水结构,应对温度变形和不均匀沉降。

1.3 调度灵活性要求高

需根据实时来水、库水位、电网负荷等多重因素,快速调整泄洪量和机组出力。在汛期,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开启多个泄洪通道,确保库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而在枯水期,则需精准分配水量,兼顾发电与下游生态用水。

1.4 设备维护压力大

高速水流带来的冲刷、空蚀会加速泄水建筑物和水轮机的磨损,需建立高频次的巡检和维护机制。例如,定期采用水下机器人检查泄洪洞内壁的缺陷,及时进行修补;水轮机转轮需选用高硬度合金材料,并定期打磨修复磨损部位。

1.5 安全风险防控严格

大流量高流速工况下,一旦发生泄洪洞塌方、闸门故障等问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威胁大坝安全。因此,水电站需配备完善的监测系统(如应力传感器、流速仪、视频监控),实时监测关键部位的运行状态,并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

2 常见缺陷类型及成因

2.1 冲磨破坏

大流量高流速水流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颗粒,持续撞击、摩擦泄洪洞洞壁。以黄河流域某水电站为例,其泄洪洞最大流速达 40m/s ,含沙量高,运行数年后,洞壁混凝土表面砂浆被冲刷殆尽,粗骨料外露,磨损深度达 5-10cm 。这是由于高速含沙水流动能巨大,固体颗粒对混凝土的机械切削作用强烈,远超混凝土自身抗冲磨能力。

2.2 空蚀破坏

当水流流速超过一定值,局部压力降低至水的汽化压力时,水中溶解气体逸出形成空泡。空泡随水流运动至高压区迅速溃灭,产生强大冲击力,反复作用于混凝土表面,造成空蚀破坏。如三峡水电站泄洪洞,部分区域流速高达 50m/s 以上,空蚀破坏致使混凝土表面出现直径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的坑洞,严重削弱混凝土结构强度。

2.3 裂缝问题

温度变化是导致泄洪洞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内部水泥水化放热使温度升高,而表面散热快,内外温差形成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此外,基础不均匀沉降、结构受力不均等也会引发裂缝。像某山区水电站泄洪洞,因基础岩石软硬不均,运行中出现多条贯穿性裂缝,宽度达 0.5-1mm

3 修复技术要点

3.1 抗冲磨材料选择与应用

高强度耐磨混凝土:选用高强度水泥、优质骨料及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具有较高抗压、抗折强度和良好抗冲磨性能。在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修复中,采用C60 抗冲磨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可达65MPa 以上,有效抵御高速水流冲刷。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搅拌均匀、振捣密实,减少内部缺陷。环氧砂浆:由环氧树脂、固化剂、填料等组成,粘结强度高、抗冲磨性好且施工工艺简便。对于局部冲磨破坏区域,先将损坏混凝土凿除至坚实基层,用丙酮清洗表面后涂抹环氧基液,再分层涂抹环氧砂浆并压实抹平。某水电站泄洪洞边墙小面积冲磨修复采用环氧砂浆,修复后使用效果良好。

3.2 空蚀破坏修复方法

表面防护涂层:喷涂聚脲、聚氨酯等防护涂层,形成致密保护膜,隔离水流与混凝土表面,减轻空蚀破坏。如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洞部分区域喷涂聚脲涂层,其弹性好、附着力强,能吸收空泡溃灭能量,降低空蚀影响。施工时,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确保涂层与基层粘结牢固。体形优化修复:对于因体形不合理导致空蚀严重的部位,通过修复改变过水断面形状,降低水流流速、减少压力突变。例如将原有的直角转弯改为渐变弧形转弯,使水流平顺,减少空泡产生。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保证体形精度。

3.3 裂缝修复技术

化学灌浆法:针对宽度大于 0.2mm 的裂缝,采用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等化学灌浆材料。先在裂缝表面粘贴灌浆嘴,用封缝胶封闭裂缝,再通过灌浆泵将灌浆材料注入裂缝。灌浆压力根据裂缝深度、宽度等确定,一般控制在 0.2-0.4MPa, 。如某水电站泄洪洞裂缝化学灌浆修复后,经压水试验检测,裂缝封堵效果良好。表面封闭法:对于宽度小于0.2mm 的细微裂缝,用环氧胶泥、聚合物水泥砂浆等材料对裂缝表面进行封闭处理。先清理裂缝表面杂物,涂刷界面剂,再涂抹封闭材料并压实抹平,防止水分、空气等侵入裂缝,延缓裂缝发展。

3.4 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对修复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每批次材料进场均需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抽样送检。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控制混凝土浇筑、涂层喷涂、灌浆等关键工序质量。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浇筑温度、分层厚度、振捣时间等参数;涂层喷涂时,控制喷涂压力、厚度均匀性等。质量检测与验收:建立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对修复后的泄洪洞进行全面检测验收。除常规外观、强度检测外,对重要部位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内部质量检测,确保修复质量可靠。

结束语

水资源开发利用逐渐深入,水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其建设和运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水电站泄洪洞在高流速、大流量的条件下,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结构容易受到严重的冲刷、磨损和气蚀,从而产生各种缺陷,影响泄洪洞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大流量高流速条件下水电站泄洪洞缺陷修复技术,对于提高水电站运行效率、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可知,使用本文技术能够抵御大流量高流速的冲击,提高水电站泄洪洞的应用价值,避免了高速水流冲击发生的气蚀破坏,为泄洪洞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桂林,丁建新.某水电站泄洪洞工作闸门室弧门支撑梁结构受力及配筋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24,42(5):140-143,191

[2]符昌胜,马富强,汪罗.有压泄洪洞出口闸室滑移原因分析及修复设计[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1):70-73

[3]彭培龙,刘凡,陈敏,等.白鹤滩泄洪洞出口双扭面挑流鼻坎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利,2022,43(5):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