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杨登钊

武汉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1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1 良好的适用性

沥青混凝土具有出色的适用性,能适应不同类型的道路桥梁工程。无论是城市中的高架桥、主干道,还是山区的盘山公路、乡村小道,沥青混凝土都能发挥其优势。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如软土地基、岩石地基等,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调整,沥青混凝土都可以与基层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路面结构。而且,它能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在高温地区,不会因温度升高而出现过度软化或泛油现象;在寒冷地区,也能保持较好的柔韧性,避免因温度骤降而产生裂缝。

1.2 施工便捷性

相较于其他路面材料的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具有明显的便捷性。其施工设备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这些设备操作相对容易,施工人员经过一定的培训即可熟练掌握。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摊铺和压实工作,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例如,在一些城市道路的维修工程中,利用夜间交通流量小的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施工,第二天早上就能恢复正常通车,对交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此外,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分幅施工,灵活安排施工进度。

1.3 行车舒适性

使用沥青混凝土铺设的道路桥梁表面平整度高,能为车辆提供平稳的行驶环境。由于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弹性,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明显减小,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而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摩擦系数适中,能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性能和操控稳定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无论是高速行驶的汽车,还是慢行的非机动车,都能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安全、舒适地行驶。

2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原材料的质量把控

原材料的质量是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对于沥青材料,要严格检测其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确保其符合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要求。不同类型的道路桥梁,由于交通流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对沥青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高温地区,应选用软化点较高的沥青,以防止路面在高温下出现车辙等病害;而在寒冷地区,则需要选择低温延度较好的沥青,避免路面在低温时出现裂缝。对于集料,包括碎石、砂等,要控制其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优质的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和级配,能够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要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过多的泥土会影响集料与沥青的粘结性能,降低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2.2 配合比设计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根据道路桥梁的使用要求、交通荷载、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沥青、集料、矿粉等原材料的最佳比例。首先,通过马歇尔试验等方法,初步确定沥青的最佳用量范围。然后,根据不同的沥青用量,制备试件并进行性能测试,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的检测。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沥青用量。同时,要优化集料的级配,使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抗滑性能。合理的级配能够使集料之间形成良好的嵌挤作用,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混合料的拌制

混合料的拌制过程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在拌制前,要对原材料进行预热处理,确保沥青和集料的温度符合要求。一般来说,沥青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150%-170% 之间,集料的加热温度应比沥青高 。在拌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搅拌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合料搅拌不均匀,影响其性能;搅拌时间过长,则会使沥青老化,降低其粘结性能。同时,要确保搅拌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混合料的质量稳定。此外,要对拌制好的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温度、外观、油石比等指标的检测。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合料才能用于道路桥梁的施工。

2.4 运输与摊铺

混合料的运输过程要注意防止温度散失和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车辆应采用保温措施,如覆盖棉被等,确保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不超过规定范围。同时,要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数量和运输路线,确保混合料能够及时、连续地供应到施工现场。在摊铺前,要对基层进行清理和湿润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净。摊铺过程中,要控制摊铺速度和摊铺厚度,保持摊铺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摊铺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混合料的离析和表面不平整;摊铺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要采用合适的摊铺设备,如摊铺机等,确保摊铺质量。摊铺机的熨平板应具有良好的加热和振捣功能,能够使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并初步压实。

2.5 压实

压实是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直接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压实过程一般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初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初步稳定,应在混合料摊铺后温度较高时进行,采用轻型钢筒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初压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 1.5-2km/h 之间。复压是提高沥青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的关键阶段,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复压的遍数应根据混合料的类型、厚度和压实设备的性能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 4-6 遍。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使路面表面平整。终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碾压遍数为1-2 遍。在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压实温度和压实速度,避免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进行碾压。同时,要注意压路机的操作方法,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情况的发生,以免影响压实效果和路面质量。

2.6 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

在道路桥梁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混合料的性能检测、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检测、压实度检测等。通过及时的质量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验收内容包括路面的平整度、坡度、抗滑性能、压实度等指标的检测。只有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才能交付使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档案,为今后的道路桥梁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3 结语

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全面研究,可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工程质量,还能显著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型材料、先进设备及智能化施工方法的研究与推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交通需求和环境挑战。同时,行业内需注重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工程建设。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质量管理,道路桥梁建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岚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J]. 四川水泥,2025,(08):184-186.

[2] 张运强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J]. 四川水泥,2025,(06):241-243.

[3] 任娟 . 道路桥梁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J]. 运输经理世界,2025,(1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