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电视新闻叙事从权威发布向价值引领转型
李特生
湖南广播电视台 411103
引言:
新闻呈现事实,舆论影响人心。“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经济新闻报道只有接地气才会有生气,只有紧扣社会发展脉搏与公众现实关切,才能真正实现信息传递与价值传递的同频共振。当前经济领域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为帮助公众厘清经济逻辑、把握发展趋势,应推动电视经济新闻从事实传递向价值解读延伸,强化内容的贴近性与引导性。
一、做深、做透、做活重大主题报道
所谓“深”,是指报道要着眼在历史中观照、潮流中定位、逻辑中研判,用全面、系统、思辨的内容构建深度优势,需组建由历史学者、行业专家与资深记者构成的创作团队,围绕主题梳理时间维度的发展脉络与空间维度的关联要素,挖掘事件背后的政策逻辑与社会价值,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析等方式支撑观点,避免表层信息的简单罗列,让受众透过报道理解主题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意义。“活”是指语言生动、形式新颖、可感可及,切实增强适应互联网语境的传播优势,要转变叙事语态,用群众熟悉的生活语言替代生硬的理论表述,借助动画演示、实景拍摄等技术手段丰富视觉呈现,开发适配移动端传播的短内容产品,降低受众接受门槛,提升内容的吸引力与传播力[1]。
以湖南卫视为例,在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中,将“深”与“活”的策略融入具体创作。在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相关报道中,记者先联合历史研究机构梳理历史照片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通过专家访谈解读其承载的历史价值,构建报道的深度框架;再以抗战历史照片线下展览为切入点,策划“中小学生专场观展”活动,同步拍摄展览纪实短片,用学生的观展感受与历史细节特写替代传统说教,将宏大主题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体验,让人深入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也保证了新闻报道的思想深度,通过贴近受众的形式增强传播效果,为重大主题报道的“深”“活”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二、用好优势建强智库“护城河”
近年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纷纷尝试建设新型媒体智库,增强咨政建言能力,需依托电视媒体信息采集网络与深度报道经验,整合新闻采编团队与外部专家资源,建立聚焦价值引领的研究方向,将智库成果转化为电视新闻叙事的思想支撑,避免智库建设与新闻传播脱节,确保研究内容贴合受众对深度信息与价值解读的需求 [2]。媒体智库在经济宣传领域的职能从民意调查、舆情分析起步,逐步拓展到政策研究、价值内涵挖掘、社会共识凝聚,需针对电视新闻叙事特点,提炼政策背后的民生温度与时代意义,将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新闻内容,为电视新闻从权威发布向价值引领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内容素材。
联合有关专业机构部门需搭建常态化协作机制,围绕区域发展重点议题开展联合调研,共享政策文件与民生数据,共同梳理议题中的价值要点。开展“寻链——产业链发展中的价值挖掘”行动,需组建由资深媒体记者、行业专家、政府人员构成的团队,深入产业链上下游挖掘发展案例,提炼案例中蕴含的创新精神与奋斗理念,将其转化为电视新闻的叙事素材,通过典型案例报道传递经济发展的正向价值。“传声—政策落地中的民生共鸣”项目,需聚焦政策实施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收集基层民众的真实反馈,梳理政策红利背后的民生关怀,在电视新闻中以故事化呈现政策价值,让受众通过具体生活变化感知政策意义,助力电视新闻实现从信息传递到价值认同的跨越。
媒体智库还需建立成果转化闭环,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点、数据结论融入电视新闻策划、采编全流程,通过专题报道、深度评论等形式输出,确保智库研究持续为电视新闻价值引领赋能,逐步构建起兼具研究深度与传播实效的智库“护城河”,强化电视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核心地位。
三、回归新闻价值,才能引领权威
新时代电视新闻叙事要紧扣价值引领核心目标,在坚守真实、客观、全面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深度挖掘和情感共鸣。电视新闻工作者需深入一线,捕捉时代脉搏,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讲述具有温度的故事,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同时,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 (AR) 等,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内容生产上,电视新闻应更加注重多元视角的呈现,尊重不同群体的声音,促进社会对话与理解。通过跨平台、跨媒体的叙事方式,实现新闻内容的多维度传播,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此外,电视新闻叙事还应强化数据新闻的应用,通过可视化手段,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故事,提升新闻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传播策略上,电视新闻机构应积极构建与受众的互动机制,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根据受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叙事策略,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同时,电视新闻叙事还应注重故事的连续性,通过系列报道、追踪报道等形式,深化主题,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电视新闻叙事要紧扣价值引领核心目标,在坚守真实性底线的基础上创新叙事策略,既要以“小切口”传递“大主题”,用贴近受众的语言与场景引发情感共鸣,依托智库支撑深化内容思想性,让新闻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根据媒介环境变革与受众需求升级的现实,持续优化叙事形式与传播路径,方能实现从权威发布到价值共识构建的跨越,为凝聚社会发展合力、弘扬主流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撑。新时代电视新闻叙事的转型,不仅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更是对媒体责任和使命的重新定义。通过价值引领,电视新闻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公共利益,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连若云 .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叙事的创新路径探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5,16(13):96-99.
[2] 马富臻 .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叙事的创新路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报道案例的启示 [J]. 传媒 ,2024,(1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