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探析
甘雨田
常州大学 江苏 常州 213164
一、引言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增长的亮点,据商务部报道2025 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32 万亿元,同比增长5.7%。另据 OECD 预测,到 2025 年末,拉美电商市场规模将从 2021 年的1393 亿美元增至 2500 亿美元。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显著提升了国际企业间的商务互动频率,也为国内西班牙语专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王炜翔,2025)。
然而,在此过程中,源于文化差异的冲突并未消弭,反而愈加凸显。有效克服此类障碍,实现成功的商务沟通目标,关键在于具备相应的跨文化能力——这涵盖了必要的知识、意识与实践技能。因此,深入探讨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路径,对保障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于致力于从事商贸的西班牙语专业学生而言,未来职场中与西语国家商务人士的交流无可避免,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然而,当前国内相关培养体系尚不完善,高校对此重视不足,学生自身也普遍缺乏充分认识。鉴于此,高校外语教师亟需创新教学模式,以加速实现高水平商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二、跨文化能力界定
尽管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能力的要素界定角度和研究侧重各异,但Byram 提出的欧盟模式获得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认可且影响力巨大。他将跨文化能力分为知识 ( 包括本国文化知识和他国文化知识,如社会政治、宗教、历史和地理、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生活习俗与价值观等 )、 技能 ( 包括跨文化交流技能和跨文化认知技能 )、态度 ( 包括尊重、开放性、好奇心、乐观接受和包容等 ) 和意识( 包括批判性文 化意识、自我意识、社会语言学意识等) 四个维度。
在西语跨境电商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由于交易主体主要在特定的电商环境下进行信息交互,因此,这一交际情境要求从业者不仅要了解目标市场国家的相应社会文化概念,同时,还要有能力把控跨文化电商商务文化和环境,并且有能力及时调整本体文化与客体文化在电商活动中所呈现的文化距离。例如,了解目标国家的电商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本土电商平台规则;能够适应他国的线上消费习惯、支付偏好以及社交媒体营销文化等。经过梳理可以看到,跨文化情景下的西班牙语跨境电商活动,不是简单的将文化、交际和商务三者叠加,而是从业者依据特定的电商交际情境,将这三者构建为一个新的整合。因此,对于从事西班牙语跨境电商的专业人才而言,只有具备完善的跨文化能力才能在真实的线上交易与沟通情景中,应对动态的场景变化,从而建立有效的商业沟通与问题解决策略。
目前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面临的核心困境在于:课程体系未能有效整合语言、电商与跨文化能力培养,常将三者割裂(如语言课附加零碎电商知识或电商课简单植入语言训练),导致跨文化能力培养被弱化或边缘化;同时教学过度侧重理论传授,缺乏真实的跨文化商务实践,使学生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应对真实场景的能力;加之学生本身西语水平参差、跨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且易受母语思维影响,使得系统提升其深层次文化洞察力和实战沟通能力变得尤为困难,最终制约了“西语 + 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高校西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
Byram 认为 ,外语教育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培养路径大致要经历语言能力发展—文化知识积累—跨文化沟通技能提高—情感态度的转变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3.1 优化课程设置
对于西班牙语专业本科学生来说,跨文化知识的习得主要来自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和课后的相关教材阅读,因此,学校应立足校情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不盲目跟风其他学校,优化课程设置。
在文化认知层,可以通过开设《西班牙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拉美电商市场文化生态》等课程,深度解构西语国家(尤其是拉美地区)的历史脉络、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及消费心理特征,为学生奠定文化理解的理论根基。在跨交际技能层,增设《跨境电商跨文化沟通实务》《跨文化冲突管理》等课程,引入真实跨文化沟通案例,让学生有意识地在模拟商务谈判、数字营销、客户服务等场景中提高文化调适与冲突化解能力。
3.2 教学路径创新:数字化赋能与文化实践融合
针对传统课堂中学生因缺乏真实跨文化经验导致讨论空泛化的问题,西班牙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重构教学模式。教师应转向立体化教学架构:一方面,依托拉美本土化案例(如墨西哥“亡灵节”营销禁忌、哥伦比亚支付信任链构建),通过角色扮演还原跨境电商纠纷调解场景,引导学生将文化变量纳入决策;另一方面,强化数字技术整合,精选 RTVE(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商战纪录片、Mercado Libre 平台运营实况视频等原生素材,构建沉浸式文化认知环境。在此过程中,需着力打通“课堂- 实践- 社会”三阶通道:组织学生参与中拉经贸博览会、中国品牌拉美社交媒体运营等实战项目,同步举办“西语区本土化营销大赛”,例如要求基于阿根廷家庭消费习惯设计母婴产品方案,优胜者给予奖励。同时可以开展对比文化的活动,例如在珍视龙井茶文化符号的同时,理解马黛茶在拉美的精神价值,进而培育学生用西班牙语讲好“中国智造”故事的跨文化叙事力。学习、理解自己文化并倍加爱惜的同时 , 充分承认和尊重异国异民族文化 , 欣赏其文化的独特性 , 通过交流互鉴 , 取长补短 , 丰富自己的文化 , 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国家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传统 , 以丰富世界文化 , 这是以本国文化为基础的交流互鉴。
3.3 师资队伍打造:多元协同与实战反哺
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关键在于打造多元化的师资生态。可以聘请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进行跨文化能力方面的讲授与示范 , 形成优势互补。开展“痛点诊疗”线上讲座(如墨西哥清关纠纷处理实录、智利社交媒体避坑指南),指导学生用真实案例设计解决方案;可以请辅导员老师加入教学团队 , 鼓励辅导员积极开展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育、宣传与推广活动。组织辅导员团队开发“文化盲盒挑战”活动——例如在校园市集设置阿根廷摊位,要求学生用西班牙语向留学生推销中国茉莉花茶,并融入马黛茶饮用礼仪;每学期派遣教师参与“拉美电商代运营”短期项目(如帮义乌小商品商户优化秘鲁站产品描述),返校后开设《西语详情页本地化公式》工作坊。
结语
面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本研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夯实基础,教学方式创新强化实效,师资机制改革促进协同,最终实现人才能力升级与服务数字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Byram,M.T 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tercultural C ommunicative Competence[M].Clevedon:Mulfilingual,1997.
Byram M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J]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988(1):15‐31
王炜翔 , 吕宏芬 . 中拉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合作建议 [J]. 商业经济 ,2025,(03):78- 80+87.
文秋芳. 对“ 跨文化能力” 和“ 跨文化交际” 课程的思 考: 课程思政视角 [J]. 外语电化教学 ,2022(2):9 14,113.
作者简介:甘雨田(1990- )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中拉经济,西语教学,就职于西班牙语系
基金项目:2024 年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校西班牙语跨境电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 项目编号:GJY 202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