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下高职无人机英语听说能力提升实践研究
罗羚嘉 郑保民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 621000
引言:在高职院校无人机专业教学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薄弱,难以满足专业领域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互动实践,能够突破课堂时空限制,提供真实语境、任务驱动的训练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本文旨在探索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将无人机专业知识与英语听说训练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
一、高职无人机英语听说能力的概述
高职无人机英语听说能力是指无人机专业学生在学习、操作及交流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信息获取、表达、互动的综合能力,该能力不仅包括日常沟通所需的口语,更强调在无人机飞行、维护等专业情境下,运用英语理解专业术语、执行操作指令、解读技术文档的能力,在全球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多数高职无人机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真实语境训练,导致在国际交流、外文资料研读应对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系统培养其英语听说能力已成为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1]。
二、混合式教学下高职无人机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与应用不断拓展的背景下,高职无人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国际化交流能力的塑造。英语作为无人机领域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在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制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有高职院校无人机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薄弱,无法熟练应对专业情境下的英语交流。混合式教学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实践互动相结合,既能利用线上平台提供丰富的听说资源,又能通过线下课堂创造真实的交流环境,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增强学习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持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机会,从而更高效地提升其英语听说能力 [2]。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混合式教学下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对高职无人机专业学生具有深远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无人机飞行指令、技术规范,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参与国际技术交流、竞赛及培训,拓展专业视野,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同时具备较强英语沟通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优势,能够胜任跨国企业、海外工程的工作需求,这不仅符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因此在高职无人机专业中,推广混合式教学以提升英语听说能力,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混合式教学下高职无人机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的实践对策
(一)构建专业语境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构建专业语境是提升高职无人机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关键环节,专业语境的核心是将语言学习与无人机专业知识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专业环境中进行语言运用,线上部分可以通过无人机飞行教学视频、国际行业新闻、外文技术文档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英语听力输入;线下课堂则可利用飞行演示、任务简报等活动,让学生在使用专业术语的过程中,熟悉无人机相关的英语表述方式,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与无人机的具体操作情境相联系,形成“语言—技能—情境”的综合学习体验 [3]。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虚拟仿真平台,创设如飞行任务规划、空域申请等情境,并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沟通,以提高其表达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分析国际无人机案例,并引导其用英语进行讨论,从而接触前沿技术信息,锻炼语言能力,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语言自信,实现英语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
(二)优化线上资源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优化线上资源是提升高职无人机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保障,线上资源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渠道,优化线上资源要注重资源的针对性,确保内容既涵盖无人机基础知识、飞行操作流程,又包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英语表达,例如可整合国际无人机行业协会发布的技术指南、国外无人机竞赛视频等作为听力与口语训练的素材,并配套字幕、术语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加深专业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分级难度的听说训练模块,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资源的适配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优化后的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任务有机结合,形成“课前预习—课堂运用—课后巩固”的学习闭环,例如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英语教学视频提前接触相关语言素材,课堂上进行情境演练,课后再利用平台进行发音矫正、听力测评与口语录音提交,获得即时反馈,同时平台还可设置学习进度跟踪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不断优化线上资源,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确保线上线下教学的高效衔接,从而显著提升高职无人机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三)强化任务驱动
在混合式教学中,强化任务驱动是提升高职无人机专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高效策略,任务驱动的核心在于以具体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主动运用英语进行思考、交流与表达,对于无人机专业而言,任务可以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场景,这类任务不仅具备真实的职业背景,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然而然地锻炼听说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部分可提前发布任务指令,让学生进行自主准备;线下部分则安排角色扮演、小组汇报,让学生将线上学习成果付诸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强化任务驱动还应注重任务的层次性,初级阶段可以设计简单的口语表达任务,如用英语介绍无人机部件功能;中级阶段可引入情景模拟,如小组合作完成飞行任务,用英语进行任务简报;高级阶段则可挑战综合性任务,如分析国外无人机项目案例,提出解决方案。为提高任务的实效性,教师可引入评分标准,从语言准确度等进行评价,并结合线上平台的录音、视频提交功能给予个性化反馈,教师还可以利用国际无人机赛事视频等作为任务背景,让学生接触真实行业素材,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不断强化任务驱动,学生不仅能在真实的专业情境中反复锤炼英语听说能力,还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为未来进入国际化的无人机行业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构建专业语境、优化线上资源等多种实践对策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无人机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还实现了语言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学生不断实践,不仅提高了跨文化沟通能力,也为适应无人机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耿荣妹 , 纪任鑫 , 柴洁 , 等 . 基于 "SPOC + 雨课堂 " 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无人机技术课程为例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19):99- 102.
[2] 谭力宁 , 金国栋 , 芦利斌 , 等 . 基于学情分析的 " 无人机技术与应用 " 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J]. 科教导刊 , 2021(2):2.
[3] 徐军 , 何燕君 , 吴彬 . 无人机测绘技术课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J]. 科教导刊 , 2024(23):112-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