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思想的形成基础和实践探索

作者

刘随绚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省益阳市 41300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深入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中的人民性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探索,对于理解我党为人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论述的人民性思想的形成

基础

(一)理论来源

科学理论的演进并非旨在彻底颠覆既有的理论基础,而是要在深刻理解经典理论核心要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出既继承传统又贴合现实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 这一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毛泽东则直接表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2]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民生的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历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所蕴含的人民性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思想的直接来源。

(二)历史渊源

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进步性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思想提供了历史底蕴。商朝时就有“罔不惟民之承保”的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强调“因民之所而利之”;孟子明确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并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经据典,借以表达对于人民的深厚情谊,如“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引用朱熹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仅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思想提供了历史底蕴,更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现实基础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并不只在乎“有没有”,更注重“好不好”,对于各生活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标准。改革为了人民,其宗旨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就是要精准把握人民真实需要,切实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深化全面改革,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不均衡与不充分问题。在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与产品,确保广大民众能够充分体验到改革带来的积极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这正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也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根本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论述的人民性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发展为了人民”是根本出发点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 [3]。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直接对象是体制机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意味着,改革既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确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应经过深思熟虑,确保其能够真正惠及民众,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例如,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解决群众“看病难、报销烦”问题。在就业优方面,实施减税降费、创业补贴等措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多年超千万。

(二)“发展依靠人民”作为重要支撑点。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不变的执政智慧。通过基层调研、网络征求意见等方式吸纳民意,确保改革精准对接群众期盼。这种“问需于民”的实践,确保改革始终立足人民生活的真实场景,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转。在基层治理创新中,浙江“枫桥经验”、北京“接诉即办”等模式,均源于群众自发探索的矛盾化解机制,经总结提炼后上升为国家治理方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4]。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发展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实践,不断扩大受益群体覆盖面,以“利民为本”为根本遵循。改革注重缩小城乡、区域、群体差距,让发展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普惠性政策扩大受益群体,推动改革红利全民共享。在收入分配方面,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福建省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推动山区与沿海协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在公共服务方面,深化教育、医疗资源下沉,如湖南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实施“双减”政策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深入践行这一人民性思想,必将持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课题:益阳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思想核心要义研究”(项目编号:Z0316865)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2] 毛泽东选集 (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3] 习近平 .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 求是,2022(2).

[4] 习近平 .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 求是,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