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思考
夏江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林业草原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支持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建设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这些资金的有效使用对于实现林业草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能够对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有助于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林业草原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1 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概述
所谓“ 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主要是指对投入到林业草原领域的财政资金(包括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修复保护资金、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省级林业保护与发展补助资金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确保资金使用具有合规性、经济性和效率性。这一评价具体涉及资金投入、使用、管理、效益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评价者不仅需关注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还需对资金运用的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考量。
2 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地区的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指标过于侧重项目的短期产出,如造林面积、种苗培育数量等,而对项目的长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关注不足。例如,一些生态修复项目在评价时仅关注修复工程的完成进度和面积,忽略了修复后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部分指标缺乏量化标准,评价过程主观性较强,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如对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效果评价,往往难以用具体数据衡量技术推广的实际成效,多依赖主观判断。
2.2 绩效评价过程不规范
一些地区在开展绩效评价时,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和严谨的评价流程。评价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准确,部分数据甚至存在虚报、瞒报情况,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同时,评价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评价人员的行为约束不足,容易出现评价随意性大、走过场等问题
2.3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
许多地方虽然开展了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但对评价结果的应用较为有限。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在资金分配调整、项目管理改进、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应用不足。一方面,对于绩效评价优秀的项目和单位,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未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对于绩效不佳的项目和单位,没有采取有效的惩罚和整改措施,导致类似问题在后续项目中依然存在,影响了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3 基于改革视角的绩效管理优化方法
3.1 优化考核模式
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和企业定位,制定个性化指标考核实施方案,避免“ 一刀切” 。例如,对于生产部门,可重点考核产量、质量等指标;对于研发部门,侧重考核技术创新成果等。按照“ 抓大放小、聚焦核心关键” 的原则,将繁琐的考核指标进行精简,突出关键绩效指标(KPI),让员工明确工作重点。注重过程管理,避免只关注结果。推行差异化评分制度:在保证绩效考核总分一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门或岗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目标值的分值权重。
3.2 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将改革目标和发展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使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例如,若企业以提升产品质量为战略重点,则应在绩效指标中加大对产品质量相关指标的权重。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要注重考核工艺质量提升、单批次成品量等硬指标,以正向激励为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关注管理工具综合运用和队伍能力提升等软实力指标,以约束考核为辅,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兼顾结果与过程管控:在指标设置中,既要考虑最终的工作成果,也要关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工作态度等。通过设置过程性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监控和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3 做细做实绩效目标分解
提前谋划年度绩效管理方案,如在每年第三季度着手制定下一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并广泛征求基层员工和部门的意见建议,让员工参与到目标设定过程中,提高目标的认同感和可行性。运用绩效、目标、对标、定额等管理工具,将企业层面的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明确各层级的责任和任务,确保上下目标一致,形成协同效应。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考核导向的变化,合理分配考核资源,以贡献度大小开展部门间、班组间及个人间的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压力传导作用。
3.4 强化绩效评价动态管控
组织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指标解读和辅导,让员工清楚了解考核内容、标准和要求,为员工提供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其明确工作方向。月度“ 晒” 绩效:建立月度绩效评价机制,各部门或岗位自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企业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和评价,并通过内部信息平台公开绩效情况,及时表扬优秀做法,对异常情况进行提醒和纠偏,加强过程管理。年底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时,要确保评价过程公正透明,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对于得分较低的指标,帮助员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促进绩效提升。
3.5 加强绩效反馈与沟通
考核结束后,管理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详细说明考核成绩及依据,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情况。帮助员工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与员工共同分析绩效不佳的原因,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绩效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措施和时间节点,并在后续工作中给予关注和指导,帮助员工提升绩效。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林业草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实施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林业草原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质量和水平,为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持续关注绩效评价工作的创新与完善,适应不断变化的林业草原发展需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霞,史文斌,齐果,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研究[J].商业会计,2021(7):13-17.
[2]安吉县统计局课题组,宋军花.探索县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以安吉县试点为例[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1(3):56-58,64.
[3]易璐,郑明贵.离子型稀土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 —以赣南D 矿区 12 个离子型稀土矿山为例[J].稀土,2020,41(6):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