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房屋建筑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

作者

赵乐华

山东平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传统的建筑工程咨询服务多以阶段性、分专业的方式进行,往往存在信息割裂、责任模糊、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复杂建筑项目对全过程管理的需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步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推广应用。该模式强调从项目立项到竣工交付乃至运维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旨在通过整合咨询、设计、造价、招标、监理等多方服务,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与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尤其在房屋建筑领域,如何系统构建全过程咨询服务体系、促进各参与方协同合作,是当前行业关注的重点。

1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概述

1.1 全过程咨询的定义与发展背景

全过程工程咨询是指由一家或多家咨询单位牵头,整合规划、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专业服务,为房屋建筑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咨询服务模式。其核心是打破传统咨询环节分割的局面,通过统筹协调实现各阶段工作的有机衔接。

该模式的发展源于工程建设领域对效率提升与风险管控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传统碎片化咨询导致的信息孤岛、责任推诿等问题日益凸显,难以适应复杂项目的管理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全过程咨询发展,旨在通过整合服务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为高质量建造提供制度保障。

1.2 房屋建筑中全过程咨询的主要内容与阶段划分

房屋建筑的全过程咨询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主要内容包括前期策划、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管理、竣工结算及运营维护等环节。各阶段服务既独立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形成闭环。

阶段划分通常为:决策阶段负责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与方案论证;设计阶段涵盖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优化与审核;施工阶段聚焦进度控制、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竣工阶段涉及验收组织、结算审核与资料归档;运营阶段则提供维护方案制定与性能评估。这种阶段性划分既明确了各环节的核心任务,又强调通过全过程统筹实现目标协同。

1.3 与传统咨询服务模式的关键区别与优势分析

与传统模式相比,全过程咨询的核心区别在于“整合”与“协同”。传统模式下,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由不同单位分别承担,易出现责任割裂、沟通低效等问题;而全过程咨询通过单一责任主体统筹管理,实现各专业、各阶段的无缝衔接。

其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统一协调减少交叉作业冲突,缩短项目周期;二是强化风险管控,依托全周期数据积累实现隐患的提前预判与干预;三是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工作与资源浪费,降低项目总成本。这种模式更能适应现代房屋建筑对精细化、一体化管理的需求。

2 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房屋建筑中的核心价值

2.1 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与协同效率

全过程咨询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显著提升房屋建筑项目的管理质量与协同效率。在传统模式中,各参建方因目标差异易产生矛盾,而全过程咨询单位作为协调核心,能统筹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资源,明确责任边界与沟通机制。

例如,在设计阶段提前引入施工单位参与方案研讨,可减少后期施工变更;通过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图纸会审、进度汇报等流程的线上化,缩短决策周期。这种协同模式不仅降低了管理内耗,还能确保质量标准在各阶段的一致性,使项目管理从“被动纠错”转向“主动预防”。

2.2 优化投资控制与风险防范能力

全过程咨询在房屋建筑项目的投资控制与风险防范中发挥关键作用。

咨询单位从决策阶段介入,通过精准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为项目设定科学的造价基准;设计阶段通过价值工程分析,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避免过度投资;施工阶段通过动态造价监控,及时调整偏差,确保投资可控。

同时,依托全周期风险数据库,咨询单位能识别不同阶段的潜在风险(如地质隐患、政策变动等),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通过前期全面勘察预判结构安全风险,可避免施工中因突发问题导致的成本超支与工期延误。

2.3 推动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全过程咨询为房屋建筑的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在策划阶段,咨询单位引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确定节能、节水、节材的总体目标;设计阶段优先采用环保材料与节能技术,优化建筑日照、通风等生态指标;施工阶段监督绿色施工措施落实,如扬尘控制、废弃物回收等;运营阶段提供能源管理方案,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通过将可持续理念贯穿全过程,咨询单位能平衡建筑功能、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例如,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通过设计与生产环节的协同,可提高构件复用率,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3 当前实施困境与优化发展路径

3.1 服务整合与组织协同面临的现实问题

房屋建筑全过程咨询在服务整合与组织协同中存在多重障碍。一方面,不同专业咨询服务的技术标准、工作流程差异较大,整合时易出现衔接不畅,如勘察数据与设计要求的匹配度不足;另一方面,部分业主对全过程咨询的认知仍停留在“打包服务”层面,未能赋予咨询单位足够的决策参与权,导致统筹协调难以有效推进。

此外,传统行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设计、监理等单位的业务融合存在阻力,跨专业团队的协作效率偏低。这些问题导致部分项目虽采用全过程咨询模式,却仍延续碎片化管理的弊端,未能充分发挥协同优势。

3.2 复合型人才缺乏与专业能力建设不足

复合型人才短缺是制约房屋建筑全过程咨询发展的核心瓶颈。全过程咨询要求从业者兼具多专业知识(如建筑设计、工程管理、法律经济等)与综合协调能力,而当前行业人才多局限于单一领域,缺乏跨学科视野与系统思维。

专业能力建设方面,现有咨询单位的服务仍以传统技术咨询为主,在数字化管理(如 BIM 应用)、绿色建筑咨询等新兴领域的能力不足;行业培训体系尚未完善,缺乏针对全过程咨询的标准化课程与认证机制,导致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支撑复杂项目的咨询需求。

4 结语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正在逐步改变传统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方式。尤其在房屋建筑项目中,其在提升项目质量、压缩建设周期、节约投资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面临服务整合难、人才支撑不足、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今后应从制度设计、企业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标准化、专业化、协同化发展,助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伟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在房建项目中的实践与探索[J].建设监理,2022(09):25-28.

[2]柳晓文.房屋建筑领域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建筑经济,2021(1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