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困境与改进路径
张恩赫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倡导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提升基层综合服务管理。这标志着基层管理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对基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需求,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需要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转变。所以如何在实际环境中提升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效益与生命力,成为目前学术研究和政府行为关注的问题和重点。
一、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的价值意蕴
(一)提升治理效率
网格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基层政府将领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区域,每个网格区域负责一定范围内工作的管理,旨在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方面,网格化管理也具备能够更快传递反馈信息的及时性,使政府能够及时响应和落实政策,以便有效管理和利用公共资源[2]。通过把管理责任赋予各网格区域的方式,政府可以更有效地迅速回应居民的需求,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灵活性,从而在总体上提升政府管理效率。
(二)增强服务精细化
网格化服务让当地政府从大范围服务转为对个体的服务,通过网格对小区的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就能清楚地了解群众的具体情况与服务需求,将服务差异化处理,提升服务对象对服务的认同感,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利用,避免浪费的现象发生[3]。可以说网格化管理真正做到了公共服务由广撒网式的整体服务转为富有个性特点的、具体的专项服务。
(三)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通过网格管理法,在加强社区治理方面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每一网格单位将有责任实时监测到自己所管辖范围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该种管理模式下,地方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及时发现出现的突发事件或者是矛盾状态加以相应的应对措施。网格管理方法可以提升社群凝聚力,减少因社会不公平或不均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和平。
二、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困境
(一)信息资源整合困难
虽然网格化模式有利于工作高效化,但实践操作中如何有效融合各种信息资源是项艰巨的挑战。一个网格单位极有可能会出现信息单采的情况,但是他们之间不会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因此出现了信息孤岛效应。且地方政府所开展的工作,其信息化水平一般偏低,各种信息系统存在各行其道的情况,没有实现信息综合集成,数据更新落后,有时甚至会导致政府在提出政策策略的时候缺少权威的数据支撑,从而影响紧急行动、落实工作、实施政策的效果。
(二)人力资源不足
为了落实网格化,各个地方行政部门应该设置专人专管来完成每一网格工作单位的任务的工作。然而,由于工作人员的不足,部分网格区域的各项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落实,部分地区的民众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这种人员不足的局面阻碍了网格化工作的有效落实,也影响了政策实行的效果,导致行政运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缺乏持续性
尽管网格化管理手段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基层管理效能,但可延续性的不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部分网格化管理项目初显成效,但随着时间推移,基于经费不足、监督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逐渐停滞,效能衰退[4]。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缺乏长期规划、采取后续工作而导致原来的服务方式、管理方法不能使用或扩大影响力,影响公共服务的产生,并阻碍网格化管理的持久发展,因此为使网格化管理维持有效,政府应从经费、人员、制度给予长远支持。
三、基层政府网格化管理的改进路径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
首先,面对信息融合困难,应该加大信息化的投入,地方政府要提升信息化的网络化信息科技能力,利用大数据、云技术、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来提升信息化的技术传播、信息分析和数据分析效果,建立一个统一化的信息中心可以打破信息隔绝现状,并保证信息分享以及信息及时更新。通过智慧系统政府可以跟踪分析当地的各方面的社会信息,提高决策的精确性,提高政府反应速度。数据的互通使政府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政府内部的决策信息更加透明,更便于广大群众了解政府工作和政策实施情况。
(二)完善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加强一线员工的教育并对员工进行一定鼓励。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以满足网格化工作的要求,还需构建良好的激励模式,借助合理的工作考核和奖惩机制调动网格管理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特别是在人员流动密集地区,政府可采用创造新型激励模式吸引更优秀的人员参与基础工作[5]。只有把一线人员在人员流动密集地区不但要有正确的专业知识更要在全部服务岗位上全力以赴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工作效能,提升工作管理质量。
(三)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地方行政机构为了确保网格化管理的持久性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长期解决问题的措施。首先,建立科学规范的长期监控机制与评估体系,可以及时评估网格化管理工作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居民与社团更加积极地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多元管理方式。这样政府、居民社团、社会个人等共同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的能力,从而使管理效率和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结束语
虽然目前仍然存在诸如信息整合、人力资源不足、公共服务可持续性等问题,但网格化管理运作过程中的创新依然可以为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和谐社区提供新的机会。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人事培训与激励和制定长效管理制度三方面的完善,以此进一步保障网格化管理在维持长期有效运作、发挥功效。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地方政务部门能更快更有效地获取、分析处理信息,从而使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更快地回应群众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奖罚措施,能激励其积极性、提升服务意识,以更有效地维护群众的诉求、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原,许朋草.基于 CiteSpace 的国内外社区治理研究进展对比分析[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35(09):61-63.
[2]麦中坚.国内外社区治理研究简述[J]. 现代交际 ,2019,(12):237+236.
[3]汪洁.国外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对我国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9,37(02):31-37.
[4]羊中太,贺燕.三交理论视野下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及创新途径研究[J]. 数据 ,2022,(10):57-59.
[5]郑禹晞.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D].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