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型主流媒体下新闻记者融合采编探索

作者

王亮

自贡市融媒体中心 643000

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逐步融入其中,新媒体成为当前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当前传统媒体形成一定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新闻记者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对动作形式做出转变,同时还要科学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做好各项工作,从而使新闻内容满足当前大众的需求。

一、新型主流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新闻挖掘能力

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完成采访工作,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做好编辑工作。记者需具备相应专业技巧,同时应对影响新闻自身关键因素有较好地理解与认知,同时深入挖掘新闻深层意义与影响力。深入挖掘新闻是开展后续的基础,相关人员应深入挖掘新闻内在价值,加强节目的吸引力度,带动电视新闻整体观看率的增长。另外,在发生重大社会事件或其他问题的时候,新闻记者自身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应对能力[1]。

(二)良好的文化素养

新闻报道是现代信息流通的关键形式,文化素养是新闻从业者应掌握的基本能力。现行的新闻行业从业者集体,无论是在撰写新闻稿件还是执行新闻采访工作,应当运用恰当的言辞来陈述个人观点,才能传递出更有价值的新闻资料,进而增强新闻的比重与扩散力。在当前新时代的发展下,主流媒体自身面临市场所带来的压力,部分其他媒介的编辑在各项能力上比较专业,所以电视新闻应结合媒体自身发展做好多方面分析,从而实现较好的转型。

二、新型主流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融合采编路径

(一)创新新闻记者采编方式

随着现阶段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新闻采编流程及模式产生较大的改变,传统新闻采集通过线下采访、电话采访、传统摄影等方式,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度,还应掌握数据挖掘、社交媒体分析等技能,以此满足当前多平台、多种类新闻传播要求。创新采编方式的应体现出新闻信息资源的多元化,记者要借助社交媒体、智能算法推送、舆情监测等方法,第一时间获取实时、精准的新闻线索,并迅速着手筛选和生产环节,跨平台采编如今成为当前常见现象,新闻记者须具备迅速适应不同传播渠道的能力,在传统纸媒、广播、电视等运用独有渠道基础上,积极投身在互联网平台、移动端APP以及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形式中,通过采用数据分析及用户反馈方式,实时对新闻内容、发布策略作出调整。互动式采编渐渐将传统单向传播模式取代,记者与受众双向沟通促进内容精准衔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创新的采编方式还可体现在新闻生产速度和质量平衡的把控上,记者在保证新闻既真实又客观的前提下,以新技术手段加速新闻内容的生成、编辑与发布工作,确保新闻产品可及时跟随社会变化与公众需求的步伐[2]。

(二)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策划

深度报道不仅是对新闻事件做简单呈现,更是对事件背后复杂社会现象、深层次原因和潜在影响进行发掘,记者应参照新闻价值理论,从选题规划起步,合理规划信息采集、采访对象筛选、资料收集等步骤,保证信息来源既权威又多元,深度报道策划需要从细节方面切入,聚焦被报道对象多方面特质,避开单一视角所存在的局限,由此提高报道全面性及客观性。记者进行报道策划期间,要充分利用数据挖掘以及新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可视化、数据图表等方法增强报道的表现力及感染力,强化受众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报道方案应和新闻传播学原理、媒介传播规律相结合,通过逐步分析和多角度呈现形成有深度、有思想的新闻内容。记者也得注重受众参与程度与互动性,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意见收集,进而对报道方向和内容做相应调整,保证深度报道的时效性与公众属性,深度报道策划的终极诉求是通过扎实前期准备、精准内容呈现和有效的传播渠道资源,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程度发挥,引导公众针对重大社会议题做深入思考与理性研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自身具有较强的优势,其在传播速度、传播时效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当前大部分人群已经接受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新媒体在内容整合和深度上比较理想,这也是其自身优势的主要原因,新闻记者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改善,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江文华.新型主流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融合采编路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4,45(01):185-188.

[2]赵文炜.新型主流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融合采编路径探索[J].采写 编,2023,(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