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协同管理研究
余云美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 云南省 曲靖市 马龙区 655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该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日益复杂的多元化需求。BIM技术为建筑工程协同管理带来新契机,它通过整合信息、实现可视化模拟等优势,有效提高项目各参与方的沟通效率与协作水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协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还能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本文就针对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系统管理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具有可行性的具体策略,以期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协同管理
在当今建筑工程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BIM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数字化工具,正逐渐改变着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本研究聚焦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协同管理。随着建筑项目日益复杂,传统管理方式已显乏力。而BIM技术以其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等优势,为协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通过BIM技术,各参与方能够实现信息共享、高效沟通与协作,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协同管理中的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建立统一的BIM协同管理平台
在建筑工程中,建立统一的BIM协同管理平台是实现高效协同管理的基础。首先,该BIM协同管理平台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能够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类信息,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清单、进度计划等,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标准,确保不同参与方能够准确地读取和理解信息,避免因信息不一致而导致的误解和错误。其次,平台应提供实时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功能。各参与方可以在平台上随时上传、更新和查看工程信息,实现信息的实时同步。同时,平台应支持多种交流方式,如在线讨论、文件共享、视频会议等,方便各方进行沟通和协调。例如,设计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设计变更通知,施工方和监理方能够及时收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各方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进行讨论,快速制定解决方案。除此之外,BIM协同管理平台还具备十分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支持功能,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工程数据的分析,全面掌握建筑工程具体进度、质量、成本等多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科学的决策。例如,通过分析施工进度数据,可以及时发现进度滞后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通过分析质量检测数据,可以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平台运行过程中,为了保障平台的运行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平台管理制度,明确不同责任方的职责和权限,并规范信息的上传、更新和使用流程,加强平台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同时,定期对平台进行维护和升级,不断提升平台的性能和功能。
二、加强BIM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
BIM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因此加强BIM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是实现建筑工程协同管理的关键。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项目管理者,应重点培训BIM技术的理念、方法和应用价值,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BIM技术在协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具备领导和推动BIM应用的能力。对于设计师、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应重点培训BIM软件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技巧,使其能够熟练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对于普通员工,应进行BIM技术的普及培训,提高他们对BIM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为BIM技术的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BIM技术人才。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BIM技术相关课程的比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BIM技术人才。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和提高BIM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BIM技术人才。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能够积极举报BIM技术竞赛、研讨会等活动,从根本上促进BIM技术的交流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协同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支持与保障。同时,鼓励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举办BIM技术竞赛和交流活动。为从业人员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学习和应用BIM技术的热情,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促进BIM技术的推广和创新,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三、完善BIM协同管理流程和制度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协同管理的有效落实,就必须建立完善的BIM协同管理流程和制度。首先,要明确各参与方在BIM协同管理中的职责和分工。设计单位负责提供准确的BIM模型和设计信息;施工单位负责根据BIM模型进行施工组织和管理;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BIM模型和设计要求。同时,各参与方应密切配合,共同解决BIM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要建立规范的BIM协同管理流程。从项目启动、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每个阶段都应制定详细的BIM应用流程和标准。例如,在设计阶段,应明确BIM模型的创建标准、审核流程和交付要求;在施工阶段,应制定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计划编制、进度控制、质量检测等流程。通过规范的流程管理,确保BIM技术在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应用。再者,制定严格的BIM数据管理制度。确保BIM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建立数据更新机制,各参与方应及时将工程进展情况反映到BIM模型中。同时,对BIM数据进行加密和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的BIM协同管理考核制度。对各参与方在BIM应用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各方积极应用BIM技术进行协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BIM应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BIM协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领域,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通过BIM技术,各参与方实现了信息的高效共享与协同工作,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通过建立统一的BIM协同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完善BIM血统管理流程和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能够保障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协同管理应用中的实际作用,从而全面实现建筑工程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晶晶.基于BIM技术的装饰装修工程协同管理研究[C].//2023工程管理与实用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23:1-4.
[2]伦富芬.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2(24):75-77.
[3]于海涛.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过程优化与协同管理研究[J].建筑与施工,2023,2(20):72-73.DOI:10.12417/2811-0528.23.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