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路径

作者

刘蕊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四十四中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能够运用知识、技能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在初中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具。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但在实践中常常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改革,其中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协作,能够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设计与实施项目式学习,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时,首先要明确其核心目标,即通过项目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合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项目设计要紧扣学科知识,确保语文知识的有效传授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行不悖。项目内容应围绕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探究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在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第三,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开展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与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方式,逐步完成项目任务,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

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需要从项目准备、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估三个主要环节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首先,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项目主题,并明确项目的学习目标、任务分配和时间安排。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相关的课本内容、课外阅读材料、电子资源等。此外,教师还应通过讲解项目目标、分配小组任务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接着,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开始项目的具体工作。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实践等方式,完成项目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此阶段要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并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最后,在项目评估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终的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更要重视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自我反思等方面的表现。同时,教师要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以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

三、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在实践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还需要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深度参与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其在知识运用上更为灵活。其次,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完成项目任务时,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培养其沟通与协作精神。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合理分配任务,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第三,项目式学习注重实践性,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

四、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由于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参与并自主学习,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不高或者无法集中精力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项目主题、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项目式学习强调小组合作,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团队合作不协调而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可以在项目开始时,明确小组合作的规则,合理分配任务,并通过团队合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最后,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标准不一,如何科学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过程表现、合作能力以及最终成果等方面,从而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学生兴趣激发、团队合作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与支持,项目式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项目式学习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红.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与实践[C]//北京国际交流协会.2024 年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年终研讨会论文集.吉林省实验繁荣学校;,2024:339-342.DOI:10.26914/c.cnkihy.2024.055491.

[2]吴萍萍.核心素养下“真实”项目式学习语文课堂构建[J].新课程导 学,2024,(36):107-110.

[3]陈妍歆,肖佳琦.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刍议与教学策略探讨[J].汉字文化,2024,(24):129-131.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4.2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