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王霞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芙蓉学校 415500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教师要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启蒙课程,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生活常识,还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完整而独立的人格。想要朝着这一目标前进和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高效地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朝着既定方向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当加强对各个语文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逐渐获得语文认知与知识储备,发展语文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在课堂环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1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在当下,教育者们提倡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更多语文知识,促进教学计划的完成。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方法。基于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了解,若想要将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意义予以细化,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这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这能够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变化,使语言的内容更加生动,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水平。第三,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求进行教学,有利于其认知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记忆力。最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予以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教育目标,其也可以让教师在专业能力、职业思想上得到进步。由此可见,教师致力于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能够实现多方主体需求的满足,并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必须要将其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基础目标。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需要好习惯的加持才能长远发展,这一点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小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使同年龄段其个体化差异也较为明显。教师应结合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制定更契合学生、更科学的教学方案,只有与学生保持同步调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文学习需要更细心的洞察力、尽力保持关注等,这些好习惯应不断加强和优化,伴随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迈入正向循环,对学生来讲终身受益。好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善加引导和暗示,可通过鼓励、肯定、理解和兴趣等多种策略进行逐渐强化,最终实现好习惯的养成。
2.2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离不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定期组织教学实践互动既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与学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此外,小学生生性好动,而教学活动恰好契合了学生好奇的天性,既满足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又顺应了学生兴趣爱好,这对提升学生语文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将学生置身在优良、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才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快乐上课、快乐学习知识,进而实现生理层面与心里层面的健康发展,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远比强硬说教更有效果。
2.3做好师生关系构建,营造优质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要营造出优质的教学环境,因为其能够带给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动力造成影响。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即要在班级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信任、依赖教师,因为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实现与教师之间的思维互动,并在课堂上主动配合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兴趣,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教学环境时,会运用多媒体技术、游戏等多种方式,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满足。很多时候,教师在完成优秀教学环境构建后会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以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学习效果的进步。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水平还在不断地进步之中,所以构建的教学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4丰富日常生活,激励探索写作
读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吸收,写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语文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要依据教材单元组训练要点,分析掌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可能的经历,依据学生的社会阅历,努力寻找文本中恰当的训练点,设计多种多样的随堂练笔。这种情况下,结合写的训练会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精神境界。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理解文章深意。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实践时,需要从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把握课程要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素养在学习中得到锻炼。
结语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汉字和基础的文化知识,更是其价值观和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学生身心皆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才能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当代教育环境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教师应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怡晖.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20(07):23-24.
[2]杨礼贵.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25-26.
[3]艾英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21(2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