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

作者

刘满英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第二中学331500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促使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人才必备素养之一。而高中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教育的关键阶段,其承载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对此本文深入地剖析了高中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进而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能自如应对多元文化交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当今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愈发紧密,而这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能够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才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建立沟通桥梁。高中英语教育作为基础外语教育的核心环节,教师们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为其未来融入国际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涵盖了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维度。就知识层面来说,该层面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例如知晓西方节日的起源与庆祝方式、英美国家的教育体系特点等。而技能维度涉及到语言运用能力,如准确流利的口语表达、得体的书面写作,以及非语言交际技能,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的恰当解读与运用。态度方面则强调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尊重与开放心态,学生们要能摒弃文化偏见与刻板印象,愿意主动地接触并学习不同文化。只有上述三者相辅相成,最终才能使个体在跨文化场景中游刃有余。

三、高中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内容侧重语言知识

目前部分高中英语课堂仍以词汇讲解、语法分析、课文翻译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将大量时间精力倾注于语言形式,却忽视了文化知识融入。同时对于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挖掘不深,大多时间多停留在表面介绍,此时学生则无法全面且系统地了解文化细节,进而难以构建完整跨文化认知体系。

(二)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受到应试压力地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即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因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能激发学生跨文化体验的活动较少开展,所以导致学生虽积累一定知识,但其缺乏在实践中运用、检验所学的机会,致使其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滞后。

(三)教师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其自身的跨文化素养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现阶段部分教师受限于自身知识储备与培训经历,自身对异国文化理解有限。因此难以在教学中精准传递文化精髓,以及解答学生深层次文化疑问,更无法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文化差异,最终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阶。

(四)缺乏多元文化学习环境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与英语教学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依然存在。除英语课堂之外,学生们缺乏接触多元文化的渠道。原因在于,学校很少举办国际文化节、英语角、外教讲座等课外活动,且校园内英语标识不齐全,因而难以为学生们营造沉浸式英语文化氛围,导致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持续性与深度大打折扣。

四、高中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深挖文化内涵

教师应为学生细致地梳理高中英语教材,且对课文、阅读材料、听力素材蕴含的文化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如按国家、主题划分,形成系统文化知识框架,并且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渗透。以必修教材中涉及英国文学作品章节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拓展介绍英国文学发展历程、代表作家风格及作品背后社会思潮,以此加深学生对英国文化的理解[2]。

另外教师还应广泛选取原汁原味的英文报刊、经典电影、英文歌曲、畅销小说等课外资源,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老友记》片段,引导其分析剧中人物日常交际、家庭观念、幽默方式等美国文化元素。或者推荐学生阅读《简·爱》英文原著,使其自主感受 19 世纪英国女性追求平等独立的精神风貌,从而拓宽其文化视野。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为学生们创设逼真跨文化交际情境,如模拟机场候机、餐厅点餐、校园交流等场景。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国籍角色,再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此时教师需要在旁观察指导,及时地纠正学生们的语言错误、文化不当行为,进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技能,增强应对实际情境的自信。

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教师可从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入手,布置如 “中外节日对比研究”“不同国家青少年成长差异探讨” 等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制作报告并课堂展示。此过程中,学生们会相互交流、碰撞思维,深入地了解多元文化异同,有助于培养其团队协作与自主探究能力,以及锻炼其跨文化沟通协调技巧。

(三)提升教师跨文化素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学校来说,应定期组织教师们参加跨文化交际培训课程,并邀请专家学者为教师进行讲学。当中的内容应涵盖英美文化专题、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非语言交际研究等领域,达到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升其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目的。

不仅如此,教师自身也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即自觉利用业余时间研读跨文化交际著作、学术期刊,关注国际时事热点,并积极地参与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在上述活动中可积累丰富文化素材,再将前沿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以此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四)营造多元文化校园氛围,拓展学习空间

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为学生举办国际文化节,即设立各国文化展示区、传统手工艺制作坊、异国美食摊位等,从中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基于此,学校还应在校园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场所增添双语标识、文化小贴士,如此便能够让学生在校园日常行走间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进而强化其跨文化意识。

五、结语

高中英语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使命,这既是时代发展需求,同时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关键助力。尽管当前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养、营造校园氛围等一系列策略协同发力,教育者们定能打破瓶颈,最终让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杨雅淇.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4,(11):62-63.

[2]李力,李旦.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内涵与路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3,46(21):32-37.

[3]栾文倩,苗青,娄冉.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教育戏剧培养社会情感能力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47(2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