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中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蒋鑫科
浙江佳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310030
一、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构建科学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全方位管理,通过整合各种管理资源和方法,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把控。
二、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质量管理目标
建筑企业应依据项目特点、合同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明确、可衡量的质量管理目标。例如,在某高层住宅项目中,将主体结构的质量目标设定为符合国家优质工程标准,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目标设定为达到业主满意度 95% 以上等。这些目标为项目质量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便于后续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二)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构建合理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一般而言,应设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团队,包括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各专业质检员等。项目经理负责统筹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决策;质量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落实质量管理措施,监督各部门的质量工作;质量工程师负责具体的质量技术工作,如制定质量检验标准、处理质量问题等;各专业质检员则在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隐患。
(三)完善质量管理流程
1.施工前质量管理:在项目施工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图纸的会审,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图纸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图纸中的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同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此外,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
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要加强对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水泥、砖块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在施工工艺方面,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加强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如混凝土浇筑、防水施工等。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浇筑温度、浇筑顺序和振捣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实行“三检制”,即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和项目部终检,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要求。
3.施工后质量管理:项目竣工后,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按照国家相关验收标准和规范,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包括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资料等。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交付。同时,建立工程质量回访制度,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定期对业主进行回访,了解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提高业主满意度。
(四)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1.质量意识培训:质量意识培训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基础环节。企业可定期举办质量意识专题讲座,邀请行业内资深质量专家分享经验,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点。同时,组织员工观看精心筛选的质量事故案例视频,视频中涵盖各类因质量疏忽导致的严重后果,如房屋坍塌、桥梁断裂等重大事故。在观看结束后,分组展开深入讨论,要求员工分析质量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与潜在根源,以及这些事故对企业声誉、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冲击。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深刻认识到质量问题的严重性,清晰明确自身在质量管理流程中所处环节的关键职责,真正树立起“质量第一”的牢固观念,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关注并保障工作质量。
2.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需精准贴合员工的岗位需求。对于施工人员,鉴于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可定期安排技术骨干进行现场实操示范,详细讲解如装配式建筑施工、绿色节能建筑技术等新兴工艺的操作要点与流程规范。还可组织施工人员前往采用先进技术的标杆项目现场观摩学习,亲身体验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针对质量管理人员,举办质量管理知识和方法的专项培训班,课程内容涵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质量统计分析方法运用、质量风险评估技巧等。邀请质量管理领域的权威学者和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授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精准把控工程质量,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坚实有力的专业保障。
三、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
(一)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上传和共享,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同时,利用 BIM 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三维建模,在施工前进行虚拟施工,提前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问题分析与总结:定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例如,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某一地区的建筑工程在冬季施工时容易出现混凝土冻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案。
2.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根据质量问题分析的结果,对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简化繁琐的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例如,对材料检验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检验环节,同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例如,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质量缺陷率。
(三)强化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灵魂,对员工的质量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如在施工现场张贴质量标语、举办质量知识竞赛、评选质量先进个人等,营造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质量管理规定,形成良好的质量行为习惯。
四、结论
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筑企业从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完善质量管理流程、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化质量文化建设等措施,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建筑工程实践中,建筑企业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质量管理方法,适应市场发展和行业变革的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肖航,徐森,曹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研究[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08.234.
[2]贾亮.A 建筑公司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1.
[3]刘英翔,张璐.论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1):104.
[4]王建成,唐军峰,汪兆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