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高玉玲 仉元美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兴蒙学校 273300 第四实验小学 273300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小学语文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提出,教师被要求更新其教学观念,并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革新。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参与度不足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度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他们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倾向于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减少了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另外,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日常生活及个人成长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自身缺乏自我驱动的学习意识,难以自发地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意义所在;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正确引导方面的作用发挥得也不够充分。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对新课改目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顺利实施造成了限制。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呈现出“满堂灌”和“填鸭式”的特点,缺乏足够的特色、灵活性及多样性。教师倾向于依赖单一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重复背诵来强化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的培养。这样的做法不仅难以满足学生个体化且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还可能抑制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此外,由于教学内容较为封闭,未能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或其他学科知识,导致学生缺少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同时,教材更新缓慢以及互动形式有限等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成效。
二、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通过创造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应全面规划教学场景的设计,从整体单元的情境出发,逐步细化到具体课文中去,并进一步延伸至段落和词汇层面的小情境,确保各情境之间存在逻辑关联,以此促进学生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围绕标题中“男子汉”这一关键词展开讨论,利用文本情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鲜明对比,设定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核心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成年人会怎么称呼五六岁大的小男孩?” 学生们可能会想到诸如“小萝卜头”、“小可爱”或者“小屁孩儿”之类的日常称呼。随后,引导他们关注课文本身:“称一个小男孩为‘男子汉’似乎有些不妥,难道作者犯了错误吗?” “是否可以把题目改为《我们家的小屁孩儿》或《我们家的小可爱》呢?请从文章中找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这种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互动探讨的过程中自主理解‘男子汉’一词背后的深层含义。此外,教师还需要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的个人兴趣设计出多样化的情境模式,以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将情境与任务相结合是实现情境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当在特定情境中引入适当的任务活动,使情境随着任务的推进而演变,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在完成指定任务后体验到成就感。
(二)任务驱动
任务导向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创建一系列的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多方面潜能,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任务的设计需要目标明确且合理,确保与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相匹配;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进行分层设计。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规划一个多层次的任务体系:首先,鼓励学生们组成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负责讲解故事的一部分,并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留意文章里的细节描写,比如“凑”、“塞”等词汇,以此加深对母爱深刻情感的理解。接着,可以布置一项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母亲的视角写一篇日记,描述一天的生活。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还能在实践中提高其表达技巧及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字词句三个层面逐步剖析文本,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细腻而深厚的情感。特别是在朗读训练环节,教师应着重于让学生关注文中细微之处,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那份深情。整个过程中,任务应当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在执行任务时认识到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此外,任务的设计还应该注重情境化和生活化,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社会环境相结合,以便于他们在真实或仿真的场景下开展学习。
三、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多元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旨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进步情况,进而优化学习策略,激励学生自我驱动式学习。首先,应当构建一个包含自我评价、同伴反馈、教师评定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教学四年级上册《小木偶奇遇记》为例,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阅读理解及情感体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自评;同时,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学生们能够相互借鉴,共同成长。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项小组项目,让学生们围绕诚实这一主题创作短剧。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协同合作,完成剧本撰写、角色分配及排练演出等任务。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表演技巧,还能让他们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2]
评估标准还应当多样化,不仅考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重视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非认知技能的发展。在《小木偶奇遇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小木偶的故事经历,鼓励他们从多个视角出发解决问题,以此促进批判性思维的成长。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小木偶,你会如何行动?”此类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探索不同的解决策略,进而提升其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读写结合
通过广泛涉猎阅读材料与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促进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两方面的同步进步,从而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循环。首先,教师需精心挑选符合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文章,引导他们进行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作活动。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教师可先行组织学生仔细研读原文,深入探讨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特征。在此过程中,提出诸如“为何诸葛亮选择于浓雾之中实施借箭计划?”之类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随后,鼓励学生参与小组交流,分享各自对于诸葛亮智慧策略的理解,并提醒注意文中诸如‘顺水顺风’‘一字儿排开’等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加深对其战术布局和才智的认识。最后,安排一次创意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们从诸葛亮的角度出发,记录下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心变化,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对角色身份的感受力,也有助于提升其书面表达技巧。
此外,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采纳从阅读材料中学到的各种技巧与表达方法。比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该作品中的叙述手法来创作个人的小故事。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围绕智慧和计谋的主题编写一篇短文,并鼓励他们在文章中融入原文里所展现的环境描绘及人物心理刻画等元素,以此增强其作品的故事性和深度。通过这种方式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有效促进他们写作技能的发展。[3]
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课文中的‘留白’部分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写作潜能。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设想并描绘诸葛亮在成功借得箭矢之后的心理状态,或是邀请他们续写故事,探讨如果此次行动未能如愿,诸葛亮又将如何化解危机。此类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写作技巧的发展,还能有效提升其创新思维与想象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革新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并且调整他们的教学观念,旨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引入情景式学习、任务导向型活动、差异化指导及多样化评价机制等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与成效,从而为学生的整体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皓洁 . 小学语文新课标实践思路分析与启示 [J]. 中小学教师培 训 ,2022(11):52-55. DOI:10.3969/j.issn.1005-1058.2022.11.011.
[2] 王兴安 . 关于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思考 [J]. 新课程·上旬 ,2019(10):58.
[3] 徐莉莉 .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理念分析 [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