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研究

作者

王薇

穆棱市实验小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500

引言伴随着如今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所需。尤其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提出下,能够为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向。“教-学-评”一体化始终强调着要将教学、学习与评价这三者之间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详细阐述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解读

基于教育持续发展的当下,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贯彻明确提出了,要时刻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其所谓的“教-学-评”一体化,代表的便是教学、学习以及评价。但其实,这三者之间并非完全孤立存在,而是具有着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教学动能,只有将其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够更好的完善教学过程。在这之中,教学目标引领着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将按照教学活动参与学习,评价则是基于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为后续的教学调整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然而,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这种一体化理念的贯彻将真正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学、评三者分离的局面,实现教学相长,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素养的提高[1]。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建多端口同步平台,拓宽教学交互渠道

在“教-学-评”一体化与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框架下,多端口同步平台可谓是实现教学信息化、互动多元化的重要载体。该平台的创建将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深入整合电脑端、平板端、手机端等多种终端设备,有效达成教学资源在不同设备之间的同步共享,从而为广大师生构建起一个具有全方位、无界限的教与学的环境,这也将展现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例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为例,在课程未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将有关公顷和平方千米实际大小的视频、图片等预习类的资料发布在多端口同步平台。这样学生即便是身处于家庭环境中,也可在家长的协同帮助下利用手机端或平板端随时随地的展开预习,而遇到问题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留言提问;当身处于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便可以利用电脑终端,以课堂大投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系列问题,再组织学生开展集中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在课后,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作业,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则是能够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们一些针对性的评价建议。其整个过程不仅能够实现教学、学习、评价这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还将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持续拓宽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纬度。

(二)设计分层动态任务,适配学生多元需求

考虑到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包括思维模式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也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引领,设计出分层动态任务,这样才能够是配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所需。而在分层设计中,要以基础、提高、拓展这三个层级的任务为核心,并在设计任务的同时,基于智慧课堂开发“教学实录系统”,借助其录制存储教学视频并支持多次下载和重复播放的功能,为分层动态任务的落实提供教学辅助。

例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为例。基于分层动态任务设计,其基础层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描述如 0.5 和 0.50的不同意义,由此加深学生对小数性质的基础理解;提高层的任务则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出的商品价格,如一支钢笔 8.5 元、一个演算本 3.05 元等,计算出购买一定数量商品的总价,在阐述小数乘法中有关小数点定位的依据,意在强化其知识运用;而拓展曾在任务设计上则是要求学生统计一下一周内家庭的水电费支出,重点分析其中小数的含义和作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实践应用能力[2]。

此外,在分层动态任务设计并贯彻后,教师也要借助所开发的教学实录系统,复盘学生在分层任务完成时的动态表现,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更具动态化的调整后续的学习任务难度。比如说,如果学生在基础任务完成方面较为优秀,便可推送一些难度稍高的挑战性任务。而在评价学生的任务成果时,也要有效参考实录中关于学生在思考环节和讨论环节的表现情况,以此精准把握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这样也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的融合。

(三)应用线上云互动终端,增强课堂互动实效

线上云互动终端将以云计算技术为依托,为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一体化和智慧课堂增添新的活力。此终端将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互动工具,包括抢答、投票、小组讨论等,有效打破以往传统课堂中的互动形式单一的局限性,极大地满足教学所需,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而该终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后辅导又或者是线下实体课堂和线上教学场景中,均能发挥出独特的功能作用。

例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教学为例。当在课堂上探究关于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便可以借助线上互动终端,将其他学校的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邀请进该终端系统内,并同步开展大课堂知识的学习,提出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的这样一个猜想的投票,此时无论是线下课堂的学生,还是终端中的其他学校的教师、学生等都可以共同参与学习讨论、分享验证猜想的方法。而教师需要观察学生表现并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与引导。而在课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等软件搭载线上平台,与学生之间展开答疑互动,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以此全方位的增强课堂互动实效性,助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四)开发智能评价系统,助力教学优化调整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智能评价系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教学辅助工具。该系统将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深入整合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进程,无论是开展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该系统均能够广泛地收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多维度数据,之后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出精准评价。

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智能评价系统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答题准确率和错误偏向类型等数据做出详细分析,一旦发现某些学生在数学计算或解题过程中存在错误率高和答题耗时久的情况,系统就会为其自动推送针对性的练习项目,并同步向教师提示该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这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适度加强个别辅导,以此持续推动教学过程的优化[3]。

结束语:综上所述,经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研究表明,当通过创建多端口同步平台、设计分层动态任务、应用线上云互动终端以及开发智能评价系统等策略后,将显著提高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尤其在智慧课堂的创设下,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还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所需,更能够以教、学、评的结合,实现教学的精准化与个性化。而在今后的教学探索过程中,也要持续以该模式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渊.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9):60-63.

[2]德庆珍拉.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研究[J].科研成果与传播,2023(1):1555-1558.

[3]方军.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综合),2024(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