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董娜娜

魏桥镇初级中学 256200

摘要: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基于此,本文旨在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策略,期望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数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强化学生用数字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结合创设数学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运用教学情境法,能够促进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能力,从而使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自信地应对各种数学挑战。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课堂参与积极性。数学教学往往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教师借助情景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还能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数学的认知。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创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原理,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为其数学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1.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减少抽象性带来的学习障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当教师把数学知识置于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时,不仅能让学生在操作思考中掌握知识,还能让其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运用生活情境教学不仅能打破传统教学中枯燥的知识传授模式,将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还能让其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乐趣,进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个关于温度变化的生活情境。情境设计为描述一天中某地的气温变化:清晨气温为-3℃,上午气温上升了5℃,下午又下降了7℃,晚上再次上升了4℃,问晚上气温是多少。教师结合板书整理气温变化的过程,将其逐步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先将正数部分和负数部分分别相加,得到正数和为9,负数和为-10,再将正负数相加,结果为-1。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分析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加法的规律:正数的和表示上升幅度,负数的和表示下降幅度,两者相加的结果表示整体变化趋势。教师的总结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其掌握运算的逻辑方法,还能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思考探索,从而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利用问题情境,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以逻辑推理为核心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分析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利用问题情境,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思维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在尝试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水果店推出促销活动,规定购买苹果的总重量不超过10公斤,每公斤苹果价格为12元,学生需计算购买苹果的最大花费。教师在课堂上呈现问题后,鼓励学生从题目描述中提取有效信息,包括重量的限制和价格的固定值。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不等式是描述此类限制条件的有效工具。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构建一元一次不等式 20,其中x表示购买苹果的重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等式的解法步骤逐步求解 0,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得出购买苹果的最大重量为10公斤,最大花费为120元的结论。在总结阶段,教师结合提问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考:如果价格或重量限制发生变化,如何调整不等式?这种扩展性问题促使学生用更加灵活的视角看待数学建模问题,进一步提升其数学思维的深度。

3.运用多媒体情境,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运用多媒体情境,能够更直观地展现数学知识的结构内涵,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多媒体情境以其图文并茂,动态演示的特点,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的呈现出来,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抽象性。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内容,可以将知识点嵌入丰富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勾股定理》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呈现古代建筑中运用勾股定理的实例。教学开始,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古埃及金字塔建造的视频,借助动画展示古埃及工匠如何利用直角三角形确保金字塔的斜面对称并达到设计要求。在正式推导勾股定理的环节,教师利用几何动态软件展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调整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演示直角三角形三边面积关系的变化过程,并叠加动画显示的几何解释。在实际应用的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利用勾股定理测量河宽的情境,并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在河岸两侧通过建立直角三角形计算河宽的过程,动态呈现各步骤的几何关系。教学结束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勾股定理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进一步应用,既能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在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核心价值,又能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开拓其数学学习的广阔视野。

结束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生动丰富的学习平台,还能促进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深度融合。通过情景的创设,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存兴.“思维导图”与“情景教学法”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J].读写算,2023,(14):155-157.

[2]于凤伟.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与评价,2021,(03):144.

[3]王惠琴.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6):18-19.

[4]戴正强.关于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