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环境下新闻报道如何吸引年轻观众
狄碎虎
西藏日报社 850000
前言:在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不断发展背景下,新闻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年轻观众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但是这一群体对新闻的兴趣比较有限,因此怎样吸引这一群体的关注就成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应基于新传播环境情况了解年轻观众的新闻偏好,制定更高质量的发展策略,进而满足其要求。
一、年轻观众的新闻偏好分析
年轻观众在新闻偏好方面更追求个性化,并且会受媒体环境的发展的影响。年轻受众大多在碎片化时间利用手机等终端查看新闻信息,虽然每天获取的信息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内容深度却在逐渐减弱。这一方式不仅会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也对新闻内容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年轻观众的爱好变化较大,不仅想要获取第一手消息,也追求信息的有趣,而愿意互动则是年轻观众在新闻偏好方面的又一特点,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其会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参与新闻互动,不仅促进了新闻的传播,也改变了媒体发展模式。此外,冲击性更强的呈现方式也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传统模式不仅无法获取年轻观众,反而会引起反感。
二、新传播环境下新闻报道吸引年轻观众的策略
(一)新闻内容融合深度与趣味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年轻观众更愿意接收多元化的信息,关注不同层次的表达,并且要求新闻内容要有趣[1]。所以在内容创作方面,要形成更强的趣味性和逻辑性,在不同的表达方式基础上强化内容的吸引力。深度报道会为内容创作提供基础,其可以超出事件的基本表达,通过分析深层内容使新闻展现出更高的价值。尤其是在一些社会中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创作者必须拥有更强的逻辑能力和更正确的态度,借此满足年轻观众对同一问题的不同需求。而且为了使内容的吸引力更强,就要基于不同角度调整叙事结构,使报道展现出更强的互动性,不仅要带动年轻观众形成共鸣,还要使其感到好奇,借此愿意参与到深层互动之中。
(二)传播形式基于互动与多元
如果信息只能单向流动,则很难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因此在传播方式上应实现多元化,找到不同传播形式的融合基础,借此满足其要求。特别是对于年轻观众来讲,双向互动已经成为其获取日常信息的基本模式。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和思想能够使互动性明显加强。现阶段,很多新闻媒体都形成了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基于受众要求推荐合适的内容,借此提高传播质量。在互动设计方面,不能依赖点赞和评论等单一方式,而是要推出更多开放性问题,为年轻观众提供值得讨论的话题。这一方式会使年轻观众对新闻报道形成认同感,进而促进信息传播,形成共同发展的模式。
(三)渠道布局关注精准与广泛
年轻观众在兴趣、爱好和特点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就要关注报道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恰当的规划布局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分析年轻观众的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群体,借此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新信息,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但这一方式并不能完全吸引所有受众,所以广泛分发同样是重要的布局方式。新闻报道传播中,应关注不同平台的优势,借助多个渠道拓展传播范围,提升曝光率。
(四)技术应用强化智能与体验
在新传播环境下,年轻观众在获取信息时,更注重碎片化事件的利用[2]。如果媒体只依靠单一平台很难实现长久发展,所以就需要借助品牌建设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受众。品牌能够在媒体和受众之间建立连接桥梁,获取年轻受众的信任。在品牌构建中,媒体应找到自身定位,基于年轻群体需求构建更具个性化的发展体系,使年轻受众能够轻易分辨自身与竞争者间的差别。在品牌建设方面,应基于内容和传播思想开展规划,基于年轻人需求,构建不同的认知体系,如传播社会责任感的话题,形成更加可信的形象,帮助年轻观众建立正确认知,对品牌形成认同感。此外,强化情感认同也是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新传播环境中,年轻受众更关注思想表达,所以媒体也要了解受众情况,寻找能够引发其情感认同的话题,使年轻观众的品牌忠诚度更高,促进品牌的广泛传播。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传播环境下,怎样获取更多的年轻观众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必须了解年轻观众的特点,借助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改变传统模式,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因此新闻媒体必须积极创新传播体系,才能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箫音,马双佳,朱东树.主流媒体通过垂类报道吸引年轻受众的策略探析——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农业 B 站账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7):81-83.
[2]惠锋,蒋玉鼐.主流媒体如何吸引海外年轻受众?——基于 Z 世代媒介消费偏好与外媒相关策略的分析思考[J].中国记者,2024,(0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