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跨学科融合课程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作用

作者

刘陈 宋丽 罗翠蓉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  610213

一、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单一学科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跨学科融合课程应运而生,其强调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不同学科知识、方法与思维方式,为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学术研究、职业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高中跨学科融合课程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作用,不仅有助于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更能为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指导。

二、跨学科融合课程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它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推导结论。在高中跨学科融合课程中,各学科知识相互交织,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素材。以人教版物理、数学与地理的融合课程为例,在研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这一主题时,物理学科知识可用于解释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如万有引力如何影响地球公转轨道;数学知识则用于精确计算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地理学科提供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构建起完整的知识逻辑链条。首先,依据物理中的万有引力定律理解地球公转的原因,这是整个逻辑链条的起点;接着运用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对地球公转相关物理量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昼夜长短变化的具体数据;最后结合地理知识,将这些物理原理和数学计算结果与实际的地理现象相联系,解释四季更替的形成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同搭建一座知识大厦,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构建大厦的基石,他们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这些基石堆砌起来,才能形成对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这种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学习,相较于单一学科学习,极大地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学科角度出发,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逐步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三、跨学科融合课程助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高中跨学科融合课程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人教版化学与生物融合课程的 “细胞呼吸与能量代谢” 主题学习中,学生需要同时运用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生物学科中细胞呼吸的知识来理解细胞获取和利用能量的过程。由于化学和生物对同一过程的研究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就促使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化学侧重于从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角度阐述氧化还原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释放;而生物则更关注细胞呼吸在细胞层面的具体生理过程,以及其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化学中关于能量释放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生物体内实际能量利用效率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他们开始主动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如生物体内存在能量损耗、化学反应条件与体外实验条件不同等。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再盲目接受所学知识,而是学会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不同学科知识,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跨学科融合课程中的这种思维碰撞,打破了学生在单一学科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定式,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科学知识,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课程激发创新思维的形成

创新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核心与灵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未来竞争力至关重要。高中跨学科融合课程独特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人教版语文、历史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中,以 “古代文化传承与创新” 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需要从语文角度深入研读古代文学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历史学科了解古代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历史变迁对文化的影响;同时,借助艺术学科的知识,如绘画、音乐、雕塑等形式,感受古代文化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相互启发。例如,在创作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时,学生可以借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和历史故事作为创作素材,运用艺术手法将其呈现出来,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有的学生可能将古诗词中的意境通过现代绘画技巧展现,形成独特的视觉艺术;有的学生则可能根据历史事件创作音乐作品,赋予古老故事新的艺术魅力。这种跨学科融合课程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获取灵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创新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创造作品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创新视角和创造力。

五、结语

高中跨学科融合课程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方法,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且显著的作用,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跨学科融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为更好地发挥跨学科融合课程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作用,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教师跨学科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评价。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使跨学科融合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未来教育发展中,跨学科融合课程有望成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茂实 . 社会性科学议题在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黄冈师范学院 , 2024.

[2] 闫雅.资源型学习支架对STEAM学习投入度的影响研究[D]. 南昌大学,2024.

[3] 李慧 . 面向创造力培养的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 [D]. 江西师范大学 , 2024.

[4] 姜浩哲. 中学数学新手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动性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23.

[5] 薛本超 . 社会情感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