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用于预防高龄患者无痛结肠镜手术中低氧血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

沈菊萍 黄晓春 马刚 俞建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314201

通讯作者

近年来,随着早癌筛查意识的提高和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受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日益增加,预计到 2030 年我国消化内镜检查数量可能会达到 5100 万例[1]。适度的镇静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诊疗体验,对具有不同经验的内镜操作医生而言,镇静剂的使用提高了腺瘤检出率和盲肠插管率[2]。然而,随着消化内镜操作技术日渐提高,对镇静深度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使得包括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律失常、反流误吸在内的镇静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据报道,消化道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 12.8% 到 85%[3] 不等,这是由于内窥镜引起的气道梗阻、麻醉引起的上呼吸道塌陷、呼吸抑制和肠道注气引起肺压迫的共同作用。通常发生在给药或内镜插入后的 5 分钟之内,大约 38%的呼吸暂停或异常通气事件可导致低氧血症。虽然短暂的低氧血症及时纠正后并不会给机体造成损伤,但若未及时处理发展为严重低氧血症将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不可逆脑损伤、甚至心跳骤停。

高龄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心肺储备降低对低氧耐受差,机体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代偿反应迟钝,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决定了老年人更易发生低氧血症,更容易发生损伤,因此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仍是无痛消化内镜麻醉最大的安全隐患[4]。良好的通气是预防或缓解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键环节。普通鼻导管吸氧无法充分湿化,超过5L/min 流速时患者难以忍受,只适用于对吸氧流量和浓度要求不高的患者[5]。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是一种新型的辅助呼吸治疗和气道管理方式,以恒定的高氧流量速率提供含有加温加湿功能的气体,增加患者氧合,改善低氧和呼吸功能,减少住院时间及气道相关并发症[6]。为老年患者的无痛结肠镜操作提供了保障,为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广泛开展提供一种新的气道管理思路[7]

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经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3 年临审第(66)号。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24 年1 月至2025 年12 月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手术的高龄患者80 例(年龄≥70 岁)

1.样本量计算: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脉搏血氧饱和度,拟每组纳入40 例。

2.纳入标准:

(1)年龄 ≈70 岁;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

(3)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30kg/m2

(4)择期行无痛结肠镜。

3.排除标准:

(1)明确诊断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如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失血性休克等);

(2)凝血功能障碍和鼻出血患者;

(3)不能配合的精神疾病患者;

(4)药物酒精依赖史患者;

(5)困难气道、鼾症患者;

(6)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Child-PughC 级以上)

(7)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期、Ⅱ型呼吸衰等

(8)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患者;(9)6 个月内接受其他临床试验患者。4.分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普通鼻导管吸氧组[B 组,年龄 76.8±6.4 )岁]和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A 组,年龄( 77.4±6.7 )岁],每组40 例。

二、方法

1.术前准备:患者术前禁食8h,禁水2h。入室开通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心率(heart rate,HR)、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Λ) 。取患者静卧2min 后的生命体征作为诱导前(T0)基础生命体征值。

2.所有患者均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纳布啡监测麻醉,ASA 分级Ⅱ\~Ⅲ级,试验组(A 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吸氧浓度 21%~100% 、温度31~37℃和湿度的高流量 40~70L/min )和对照组(B 组,常规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 3~5L/min ),每组40 例。术中管理:如术中麻醉深度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或患者出现严重体动、呛咳,追加丙泊酚0.5mg/kg。如术中 HR<50 次/min,注射阿托品 0.3mg ,可重复给药;如同时伴有血压下降且超过基础值的 20% ,可静脉注射麻黄碱 8mg,必要时可重复给药。术中患者出现亚临床低氧血症 90%⩽ SPO2<95% ,持续时间>5s)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75%⩽SpO2<90% ,5s<持续时间≤60s)时,将C 组患者氧流量提高到8L/min,H 组患者吸氧流量提高到 50L/min ,同时托下颌开放气道;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SpO2<75%或 SP02<90% ,持续时间>60s)时,应立即采用面罩正压通气,必要时嘱内镜医师退镜,行气管内插管。麻醉实施者和内镜操作者均为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

(1)主要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包括亚临床低氧血症、低氧血症、重度低氧血症;

(2)次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进镜时(T2)、进镜至回肠末端(T3)、退镜时(T4)、术后苏醒时(T5)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HR、SpO2、RR 及托下颌发生率。

除了提前说明是否使用阿片类药物外,麻醉方案由麻醉团队自行决定,但所有麻醉方案均从输注丙泊酚开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由麻醉团队对镇静水平和通气频率进行临床监测。深度镇静目标在所有中心及参与的麻醉团队中具有相同的定义:患者应表现出放松的面部表情、无躁动、对声音无反应,但在手术过程中对眉间刺激或响亮的声音反应缓慢。

两组患者的ASA 分级、性别、年龄、BMI 和手术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三、统计学分析

使用 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描述,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不同时点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双侧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比较与T0 时点相比,两组患者在T1\~T4 时点MAP、HR、RR 均降低,SpO2升高(均 PΔ0.001 );与B 组患者相比,A 组患者T1\~T4 时点SpO2 均升高(均 P<0.001 ),见表 1

二、两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亚临床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A 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 B 组( P=0.003⋅ ),见表2。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严重低氧血症。

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B 组相比,A 组患者托下颌发生率减少(P=0.001);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表3。

表1 两组高龄无痛结肠镜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结果比较( , n=40 )

注:B 组为普通鼻导管吸氧组;A 组为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T0 为麻醉诱导前;T1 为诱导后即刻;T2 为进镜时;T3 为进镜至回肠末端时;T4 为退镜时;T5 为术后苏醒时;SpO2 为血氧饱和度;MAP 为平均动脉压;HR 为心率;RR 为呼吸频率;与T0 较, aP<0.001 ;与B 组比较, bP<0.001 ;1mmHg=0.133kPa

注:B 组为普通鼻导管吸氧组;A 组为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

表2 两组高龄无痛结肠镜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例(%)]

表3 两组托下颌的发生率[例 (%) ), n=40]

注:B 组为普通鼻导管吸氧组;A 组为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与患者舒适化需求提升,围术期安全面临挑战,新型声门上支持设备带来新方案。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 (HFNC)作为无创呼吸支持技术,能精准调控吸氧浓度( 21%-10% )、温湿度及流量(8-80L/min),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缓解呼吸抑制,降低镇静期缺氧风险,主要不良事件为鼻出血,虽存在胃胀气等潜在风险,但特定条件下风险可控。研究表明,相比普通鼻导管吸氧,HFNC 显著降低老年患者 ERCP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约90%患者术中SpO₂维持较高水平,多个关键时点SpO₂显著上升,减少气道干预,提升麻醉满意度。HFNC 因温湿化、精准给氧等优势,已在多领域广泛应用,还能改善通气换气,降低高碳酸血症风险。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少、单中心局限,后续将扩大样本并纳入特殊人群。总体而言,HFNC 用于老年无痛结肠镜手术麻醉,可降低低氧血症风险,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助力术后康复,为老年患者气道管理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Zhou, S., Zhu, Z., Dai, W., et al. (2021) National Survey on Seda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in 2758 Chinese Hospitals.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127, 56-64.

[2]Zhang, Q., Dong, Z., Jiang, Y., et al. (2020) The Impact of Sedation on Adenoma Detection Rate and Cecal Intubation Rate in Co-lonoscopy. 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0, Article ID: 3089094.

[3]McCarty TR, Hathorn KE, Creighton DW, et al. Safety and sedation-associated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 comparat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urg Endosc, 2021, 35(12): 6977-6989. DOI: 10.1007/s00464-020-08210-2.

[4]Coté,G.A.,Hovis,R.M.,Ansstas, M.A., et al. (2020) In-cidence of Sed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with Propofol Use during Advanced Endoscopic Procedure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8, 137-142.

[5]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组.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27(4):355-360.DOI:10.376 0/cma.j.issn.1671-0282.2018.04.004.

课题项目:浙江省嘉兴市平湖科技局(2024 年社发类-6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