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5G通信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常景刚

身份证号码:130924198509260573

引言

智能制造的发展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技术在速率、时延和连接规模上难以满足需求。本文聚焦 5G 通信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先阐述相关技术概述,再分析具体应用场景,探讨其对智能制造的影响,明确 5G 在智能制造中的价值,为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1.1 5G 通信技术简介

5G 通信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核心特性集中体现为高速率、低时延和广连接。高速率能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传输,满足高清图像、实时视频等大容量信息的交互需求;低时延可大幅缩短数据传输的响应时间,确保指令与反馈的即时同步;广连接则支持大规模设备的同时接入,为多终端协同运作提供基础。其关键技术包括毫米波通信、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等,毫米波通信通过利用高频段频谱资源提升传输速率,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借助多天线技术增强信号覆盖与连接稳定性,这些技术共同支撑了 5G在复杂场景下的高效运行。

1.2 智能制造的内涵与特征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生产全流程的高效协同与精准管控。它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将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连接成有机整体,形成动态优化的生产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化生产依托智能装备与算法实现自主决策。网络化协同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灵活调整生产方案。

1.3 5G 通信技术与智能制造的关联

5G 通信技术是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支撑技术,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需求提供了底层保障。智能制造所需的海量设备互联,依赖 5G 的广连接特性实现大规模终端的稳定接入与协同;实时数据传输与分析对速率和时延的高要求,可通过 5G 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满足,确保生产数据即时反馈与决策调整。远程控制、柔性制造等场景中,设备与系统的精准交互也需 5G 支撑指令的实时传递。智能制造的发展又推动 5G 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深化应用,促使 5G 针对工业环境进行适应性优化,形成技术与场景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

二、5G 通信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2.1 智能工厂设备互联

海量连接:在5G 的广连接特性支撑下,制造现场海量设备共同参与生产,如在智能化生产线上,机床、机械臂、传送带等生产设备都通过5G 连接成一个统一的设备集,机床、机械臂等设备之间可以相互传递数据,机械臂完成装配,即时将放行指令传递给传送带,传送带接到指令会根据指令调整运行速度等,连接取代了孤岛,使整个工厂的生产设备变成一个有机整体,工序衔接精准。

2.2 工业数据实时传输与分析

5G 高速率特性提供工业数据实时流动的信道。通过智能传感器获得的设备运行参数、生产环境数据等,都能够经由 5G 在瞬时流动传输到数据中心,比如加工设备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化等数据,在产生瞬间都可以被发送到分析系统,系统通过算法快速判断设备状态,若发现异常则立即发出预警。高清工业相机拍摄产品质检图也能够经由5G 实时传输到AI 质检系统,从而实现缺陷的即时识别。

2.3 远程控制与运维

利用 5G 的低时延特点实现远程控制和远程运维,现场技术人员通过 5G 网络就能远程控制现场设备,如:对偏远工厂厂区的数控机床进行参数调整,因为指令传输的实时性,在远程中心做出的操作指令不会对现场设备有延后。在进行设备运维中,运维人员可以不用到达现场,通过 5G 传输的设备的现场实时运行数据和高清视频画面判断设备的故障原因,制定维修计划,也可以远程启动设备的故障自检模式进行设备的故障维修。

2.4 柔性制造与个性化定制

柔性制造对工业生产的连接要求是可变的,5G 网络就成为了柔性制造的连接支撑手段。企业在接收到个性化订单时,能够通过 5G 网络的快速部署改变生产系统的设置参数,指令可以马上传达到每个生产环节:将产品设计系统发送过来的定制化产品图纸直接发送到加工终端、根据个性化需求的生产产品需要的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通过物料管理网络完成;装配线根据订单特性调整运行模式。三、5G 通信技术对智能制造的影响

3.1 提升生产效率

5G 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和实时数据流动,打破设备间协同滞后的产品生产的局限性。工业上,5G 将设备进行无缝连接,前一道工序完成后直接联动到后一道工序,不再需要等待手工传送设备指令,且对实时的工业数据进行分析可快速识别生产瓶颈,如依据设备运行数据分析加工工序,进行加工参数的调整;或依据物料流转分析数据进行配送节奏等的调整。设备的不间断连续作业配合生产节奏动态化,从根本上减少无效工作时间,让单位时间的产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3.2 优化生产流程

5G 支撑的全流程数据可视化,为生产流程优化提供了精准依据。从设计图纸传输到成品检测,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能通过 5G 实时汇聚到管理系统,形成完整的生产数据链条。系统可通过分析数据找出流程中的冗余环节,或调整设备布局缩短物料运输路径。

3.3 增强制造灵活性

5G 的广连接与快速响应能力,让制造系统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面对订单规格调整,5G 可快速实现生产参数的全域同步,从设备加工指令到物料配送方案的调整瞬间完成,无需逐环节人工设置。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各环节能通过 5G 保持协同,例如加工设备切换型号的同时,检测系统同步更新标准,物流系统同步调整配送清单,确保生产模式快速切换而不打乱整体节奏。

3.4 降低运营成本

5G 通过减少人工干预和资源浪费降低成本。远程控制与运维替代了传统的现场巡检,节省了人工差旅与工时成本。设备互联与数据分析能提前预警故障,避免因突发停机造成的产能损失。在资源利用上,5G 支撑的动态调度可减少物料积压与设备空载,如根据实时生产需求调整能源供应,或根据订单进度优化原材料采购量,从多个维度实现运营成本的有效管控。

结语

5G 通信技术为智能制造注入了强劲动力,其在设备互联、数据传输等场景的应用,切实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流程、增强了灵活性并降低了成本。虽目前在技术完善、成本控制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协同,5G 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将更深入。5G 将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向更高水平发展,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助力构建高效、灵活的现代制造体系。

参考文献

[1]唐开华.基于 5G 网络的智能制造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4,(11):129-131.

[2]杨浩,向奇,何涛勇.5G 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评价[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4,8(08):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