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消防救援人员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

作者

张璞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 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任务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消防员既要面临火场不确定因素的威胁,又要面临未知环境潜在的风险,在火场一线容不得一时一刻的犹豫和顾虑,举手投足间都会与生命相关。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扑救难点

建筑高度高,多采用混凝土高层结构形式;建筑层数较多,建筑内部火势蔓延迅猛,垂直竖井、电梯井等设置使火势极易蔓延。高层建筑内部常常使用玻璃幕墙及部分易燃材质,材质燃烧易导致火灾迅速蔓延增大救火的难度。

高层建筑火灾发展的规律特殊。初期火源被限于一层,但由于高层建筑功能的开放性,火灾会通过各层之间的空间、管井等的通道延燃造成多层燃烧,高层建筑的建筑内部存在大量复杂的疏散、救援通道,传统的方法扑灭不够适用,而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的压力不足,难以扑灭火源[1]。

2.消防救援人员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安全风险

2.1 火灾环境危险因素

高层建筑火灾中高温、浓烟、有毒气体是常见的危险源,高温不但造成火场及周围的温度上升到几十摄氏度以上,增加人员的呼吸困难和身体耗能,同时也可能导致装备失效,浓烟和有毒气体的扩散及集聚严重影响视程和呼吸,增加扑救难度,消防队员在火灾扑救中经常会处于危险之中。

2.2 建筑结构倒塌风险

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结构在火灾情况下如果其承重结构、外墙遭到严重破坏,则倒塌发生概率较高。尤其在长时间火灾尚未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因高温的影响发生变形或断裂,直接给消防员进入建筑内部造成生命危险。

2.3 救援装备性能限制与操作风险

救援装备虽然有了更多创新的突破,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救援时却往往没有有力保障,装备重量性、限制性、操作繁琐等易导致救援人员行动不顺而增加了意外风险的情况时有发生[2]。

2.4 通信联络不畅带来的风险

高层建筑火灾的火场上环境会干扰消防人员信号的传送,同时造成消防员沟通与指挥的复杂性,在一些复杂的环境下可能会造成通信故障,给整个消防工作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加大了消防员的伤亡。

2.5 心理压力和体能消耗导致的风险

心理负重与身体疲惫是高层火灾事故扑救过程中消防员重要的安全风险。具体表现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扑救过程中经常会面临长时间、高强度的作业,消防员的心理与身体负重远超常理,在身体和精神疲劳过度之后可能会降低消防员的判断与执行力,极大地增大了出现险情的概率。

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影响消防救援人员安全的因素

3.1 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消防头盔等个体防护装备能否配备齐全并正确佩戴直接关系到战斗人员在极端情况下生命的幸免几率,规范化的配备标准是防火服、呼吸器、头盔等必须具备的要求,同时消防人员要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不合适的装备和使用不当往往在灭火救援中成为“杀手”。

3.2 日常训练水平和实战经验

日常训练强度和实战经验往往影响着扑救成效以及扑救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训练”二字,绝不仅仅是重在动作。日常的训练应讲究模拟环境、临机应变及相互配合。不断地增强训练力度和逼真度,从而可以实现增强救援人员对于复杂火灾现场环境的判断和操作能力。缺乏经验的队员,在火灾场景中也就很难快速发现以及规避潜在的安全隐患,那么危险就会增加。

3.3 现场指挥与协同配合能力

在高大建筑灭火行动中,火场情况混乱且杂,指挥员指挥直接决定了灭火救援的效率与安全,在协调能力较强的小组中,各小组能够很好的互相配合,保证各个小组间分工明确,配置合理,防止不必要的错误命令而导致事故发生。

3.4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

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制度与规程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控制,是有效保护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个环节。制度与规程能够给予我们正确的工作指导,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制度进行挽救,在实际参与事故处理的工作过程中避免疏忽行为出现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比如进入火灾现场的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佩戴齐全的个体防护设备,在火灾的某一阶段内不进入危险区域等。

4.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保障消防救援人员安全的对策

4.1 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研发和配备

在个人防护装备的研发配置上,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现有的个人防护装备必须随着高层建筑火灾环境的复杂化而创新,如防护服、呼吸器、通信器材等防护装备要能够经受高温、浓烟及有毒有害气体的考验,舒适性和灵活性对装备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在配备装备时结合实际作战情况,注重防灭火装备重量轻巧和灵活应用。

4.2 优化日常训练内容和方法

训练内容的日常化。训练内容的日常化,既不等于技能的操作演练,更要依据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对训练内容与方法进行针对性设置,既包括灭火、救人等基本操作,也包括模拟灾情下的应变处理能力和灾情预估能力,比如在训练中模拟风雨交加或者停电等状况,让参训者熟知应对不同情况的操作方法,即情景模拟化训练。

4.3 建立科学高效的现场指挥体系

现场高效的指挥体系建立是火灾现场指挥过程顺畅和安全的保障。因此现场指挥员需要在瞬息万变的火场环境中实时掌握火势、建筑构件、火点位置变化情况以及救援人员所在位置等关键信息,建立完整高效的现场通信和资源共享手段,确保所有信息和命令都能实时有效传达到每一位救援人员,避免错误的发生和安全风险的产生[3]。

4.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保障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仅要求定期对消防员进行专业培训,还要明确分工,确保每一位安全员在现场的职责和任务。例如,在某些火灾现场,设立专门的安全员负责火场内外的安全监督,确保消防员的撤离路线畅通无阻,并监控火场的实时变化,及时作出应急调整。如此可以减少误操作和不必要的风险,同时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所有救援人员能够依照预定步骤有效开展工作。

4.5 强化心理辅导和体能训练

强化心理辅导及体能训练,提升消防员综合战斗力。火灾扑救不仅是体力方面的考验,还是心理方面的一种考验。在长时间的高负荷下,消防员会出现心理疲劳及厌战思想,其决策与执行将受到影响。所以应定期开展消防员的心理辅导,调节消防员的心理压力,更要加强消防员的体能训练,保证他们在高强度作战下的战斗力。

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人员的安全不仅体现了职业责任,更是社会安定和生命安全的保障。为扑救高大建筑火灾现状,更需要不断更新完善扑救安全对策,保障在扑救时每一个参战人员的安全,维系其生命。

参考文献:

[1]沈宝昌.灭火救援中消防员安全保护对策分析[J].今日消防,2021,6(04):58-59.

[2]慕睿鹏.基于消防救援工作实际探究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不利因素[J].今日消防,2020,5(02):85-87+123.

[3]王睿.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扑救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J].今日消防,2019,4(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