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作者

刘月 张红梅

云阳县南溪镇水市小学

前言

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基础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具有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深入探究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优化分组策略,实现成员优势互补

优化分组策略是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保证分组的合理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中每一位学生独特的优势,推动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以及共同进步。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小组成员的知识背景情况以及多元化的技能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在通力协作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优势互补[1]。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合理地将学生划分至不同的小组,保证每一个小组中都包含具有良好表达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学生[2]。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白鹅》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就需要提前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数量在4 至 6 人之间为最佳.小组中,要有学生负责朗读课文,带领其他小组成员共同感受作者对白俄的深厚情感。要有学生负责查阅课文相关的材料,带领其他小组成员共同了解白鹅的生活习性。要有学生负责分析课文的内容,提炼文本的中心思想。

2 明确任务分工,提升小组协作效率

要保证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效果,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任务分工,学生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班级中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分解学习任务,并且将学习任务下放给每一位小组成员,提升小组协作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分解课文学习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要安排小组成员通过互联网收集与地球有关的科学数据,包括地球上自然资源分布的情况、地球的大小情况。也要安排小组成员负责分析课文内容,总结出现阶段地球遇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还需要安排小组成员负责了解现阶段人类为了保护地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成员在通力协作的基础上撰写学习成果,在班级中汇报。

3 设计探究问题,驱动深度合作学习

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合理的设计探究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以及开放性特点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以及深度讨论。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景阳冈》这篇文章的时候,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就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提前为学生设置探究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武松打虎本质上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还是一种鲁莽的行为?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以及课文中的描写进行深度的讨论。这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分析以及思考。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时候,需要认真的阅读文本,通过课文中对武松打虎的细节描写,深入探究武松打虎背后的行为动机,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通过上述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思考以及探究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真正达成深度合作学习的目标。

4 建立评价机制,强化团队激励导向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要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一方面需要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以及贡献度,真正将教学中的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荷花》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则需要为学生构建明确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通常情况下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第一个方面是学生个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小组内部每一位成员理解文本内容的情况以及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贡献度情况。第二个方面是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包括小组内部的所有成员是否都能主动参与讨论以及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是否能做到分工明确。第三个方面是小组汇报的情况,包括小组汇报的内容是否具有逻辑性以及完整性、汇报成员的语言表达是否能做到准确等几个方面。

5 提供方法指导,培养合作技能素养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方法指导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认真观察组内其他成员的行为,主动学习其他小组成员的优点,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以及与成员合作的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教学示范、教学引导、教学讲解等有关的手段,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意见,善于与小组内部的其他成员展开协作,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达成度。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观潮》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在正式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及基本要求,包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聆听他人的意见以及建议、如何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如何与其他小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不主动参与讨论、随意打断他人发言等不良的行为给予及时的纠正。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充分突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淑琼.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 教育, 2025,(10): 124-126.

[2]安文丽.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N]. 科学导报,2025-02-10 (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