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李海波
身份证号码:13022619780218061X
一、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复杂、人员众多、技术多样,安全风险丛生。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影响工程进度与企业声誉。监理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承担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但在实际中,其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困难重重,急需解决。
二、建筑工程监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困境
2.1 安全监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制度存在缺陷。一方面,制度内容未能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缺乏针对性。面对新技术、新工艺工程,安全监理制度未明确相应监理办法与风险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安全监理制度责任划分模糊,致使监理人员对自身安全管理职责认识不清,易出现推诿责任现象。
2.2 施工前安全监督不到位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存在诸多短板。部分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调研不深入,未充分考量环境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使施工方案脱离实际。对于爆破、深基坑等大型建设项目子项目,监理部门安全管理不力,对施工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审查宽松,未能及时消除危险因素。同时,对施工方案及图纸参数审查不严谨,遗留差错隐患。
2.3 监理单位业务管理不规范
一些监理单位业务开展不规范。部分超出自身资质承接监理业务,或采用不合理监管服务方式,签订违法合同。承包业务时未充分考虑自身人员储备等状况,盲目扩张营业额,导致承接业务后无法按时配备足够监理人员,甚至临时聘请技术能力低的人员,严重影响监理服务质量。此外,监理单位开展业务前,对建设单位资金状况和信誉度调查不全面,施工中易出现监理费缴纳困难、建设单位随意缩短工期等问题,增加安全监理难度。
2.4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应用不足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现代施工技术不断涌现,但部分施工现场未能充分运用其保障安全。一些施工单位仍沿用传统施工设备与技术,在质量检测、桩基施工、软基加固等方面技术滞后。如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未采用先进检测技术,无法精准检测材料质量问题,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
2.5 对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力
对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建筑企业,未重点排查资金支出报批手续、施工图纸审核问题,对建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降低材料购进标准、员工收受贿赂等情况监管缺失。对施工单位,未深入调查竞标承包商转包、分包违规现象,对其是否按规范图纸施工、施工现场是否严格执行规定与标准监督不力,对施工团队员工资质和安全培训审查不严格。对第三方监理监管也有漏洞,如对监理单位人员进驻、监理执行人资质考核不严格,对其施工监督规范执行情况检查不到位,对监理不足单位处理不严肃。
2.6 监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监理人员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效果。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不熟悉,实际工作中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现后不知如何责令整改。同时,安全监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一些工程项目监理团队中,安全监理人员数量远低于实际需求,致使监理工作难以全面、深入开展。
三、建筑工程监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困境的破解策略
3.1 优化安全监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重视优化安全监理制度。制定制度时,要紧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形势与特点,采用有效安全监理办法。针对新技术、新工艺工程,制定专门安全监理细则,明确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同时,清晰划分各监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细化到个人,避免责任不清。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教育、检查、施工和审查制度,有效制约和控制施工各方,保障施工安全。
3.2 强化施工前安全监督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要全面、深入研究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确保施工方案可行。监理部门应依据实际和建设规划,编制详细《安全监理执行标准》,指导具体监理工作。对于大型建设项目子项目,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严格审查施工设备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危险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监测,要求施工设备配备专业电工,规范走线,防止触电事故。反复审核施工方案及图纸参数,确保准确无误。此外,加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培训,规范安全机制,完善规章制度,为后续施工安全管理筑牢基础。
3.3 规范监理单位业务管理
监理单位要严格规范业务行为。开展业务前,合理分析自身评级,在评级范围内承接监理服务,杜绝超资质承接业务的违法行为。承包业务时,充分考虑自身人员储备和技术能力,避免盲目扩张。同时,全面调查建设单位资金状况和信誉度,对资金不足或信誉不佳的建设单位谨慎合作,避免施工中出现监理费缴纳难、工期不合理压缩等问题,降低安全监理工作难度。
3.4 积极应用现代施工技术保障安全
建筑工程各方应推动现代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施工单位要加大对现代施工设备和技术的投入,采用先进质量检测技术,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如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检测建筑材料内部缺陷。在桩基施工和软基加固等方面,采用真空预压法等新型技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从根本上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3.5 加强对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对于建筑企业,重点排查资金支出报批手续、施工图纸审核合规性,严厉打击降低材料购进标准、员工收受贿赂等违法行为。对施工单位,严格调查竞标承包商转包、分包违规情况,监督其按规范图纸施工,检查施工现场规定与标准执行情况,审查施工团队员工资质和安全培训情况。对第三方监理,严格考核其人员进驻、监理执行人资质,检查其施工监督规范执行情况,对监理不足单位依法严肃处理。
3.6 提升监理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监理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定期组织监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知识,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根据工程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增加安全监理人员配备数量,确保监理工作全面覆盖施工各环节。同时,建立健全监理人员考核机制,奖励优秀监理人员,处罚业务素质不达标、工作不负责的人员,激励监理人员提升业务水平。
四、结论
建筑工程监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对保障工程安全、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当前面临安全监理制度不完善、施工前安全监督不到位、监理单位业务管理不规范、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应用不足、对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力以及监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困境,但通过优化安全监理制度、强化施工前安全监督、规范监理单位业务管理、应用现代施工技术、加强对参建单位监督管理以及提升监理人员业务素质等一系列策略,可有效提升监理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监理安全管理责任切实落实,为建筑工程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未来建筑工程发展中,需持续总结经验,完善监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机制,以适应行业变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 长 春 . 建 筑 工 程 监 理 安 全 管 理 责 任 探 讨 [J]. 租 售 情报,2021(42):96-98.
[2] 周文杰. 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的监理安全管理责任探讨[J]. 建筑·建材·装饰,2024(15):43-45.
[3] 石军. 探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安全管理责任[J]. 建筑与装饰,2022(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