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模式下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机制研究
王洪涛
中国天津外轮代理有限公司 300456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物流行业的高效运作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多式联运作为一种先进的物流运输组织形式,将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货物的无缝衔接运输,有效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整体效能。多式联运不仅能够减少货物的运输时间和成本,还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坏率,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多式联运能够促进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多式联运模式下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多式联运模式下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的现状分析
2.1 物流资源整合现状
1.运输资源整合:在多式联运中,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企业逐渐加强合作,通过共享运输设施、运输工具等资源,提高运输资源的利用率。一些地区建立了综合物流园区,将铁路货场、公路货运站、港口码头等运输设施集中布局,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便捷转换和货物的高效集散。
2.物流信息资源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式联运企业开始注重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运输信息、仓储信息、配送信息等的实时共享和交换,提高了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物流信息平台还能够为客户提供货物跟踪、查询等服务,提升了客户体验。
3.仓储资源整合:一些多式联运企业通过整合仓储资源,建立了大型的仓储中心,实现了货物的集中存储和管理。通过优化仓储布局和库存管理,提高了仓储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仓储成本。
2.2 协同运作现状
1.运输方式间的协同:在多式联运中,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运作逐渐加强。铁路与公路的协同主要体现在铁路干线运输与公路短途配送的衔接上,通过开展公铁联运,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水路与公路的协同则主要体现在港口集疏运方面,通过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了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高效衔接。
2.企业间的协同:多式联运涉及多个企业,包括运输企业、货代企业、仓储企业等。为了实现协同运作,这些企业之间开始加强合作,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一些货代企业与运输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多式联运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
3.供应链协同:多式联运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运作也在不断加强。通过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等的紧密合作,多式联运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物流方案,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多式联运企业提供的物流信息,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库存成本。
三、多式联运模式下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存在的问题
3.1 物流资源整合方面
1.运输设施衔接不畅:虽然一些地区建立了综合物流园区,但不同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协调,导致运输设施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铁路货场与公路货运站之间的距离较远,货物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多次装卸,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时间。
2.信息系统不兼容:不同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差异,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不统一,导致物流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难以共享和交换。这使得多式联运企业难以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影响了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协同效果。
3.仓储资源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的仓储资源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仓储设施过于分散,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多式联运对大规模、集中化仓储的需求。仓储设施的功能单一,缺乏增值服务能力,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
展的要求。
3.2 协同运作方面
1.运输方式协同效率低: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在运输组织、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难度较大。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计划和时间表难以协调,容易出现货物等待时间过长、运输延误等问题,影响了多式联运的整体效率。
2.企业间合作机制不完善:多式联运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企业之间在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方面存在矛盾和分歧,影响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意共享信息和资源,阻碍了协同运作的推进。
3.供应链协同缺乏深度:多式联运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层面,缺乏深度的战略合作。企业之间在战略规划、生产计划、物流配送等方面缺乏协同,无法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和价值最大化。
四、多式联运模式下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机制的优化策略
4.1 加强物流资源整合
1.优化运输设施布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按照 “无缝衔接” 的原则,合理布局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设施。在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注重不同运输方式设施之间的连接和配套,缩短货物转运距离,提高运输效率。
2.推进信息系统集成:建立统一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不同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物流运作的协同性和透明度。
3.合理规划仓储资源:根据多式联运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仓储资源布局,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的仓储中心。仓储中心应具备多样化的功能,如存储、分拣、包装、加工等,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通过优化仓储管理,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和库存周转率。
4.2 完善协同运作机制
1.建立运输方式协同协调机制:成立多式联运协调机构,负责协调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制定统一的运输计划和时间表,加强运输组织的协同,提高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效率。建立运输方式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及时处理运输过程中的突发情况。
2.健全企业间合作机制:多式联运企业之间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充分考虑各方的贡献和风险,确保合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五、结论
多式联运模式下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通过对多式联运的概念、特点、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和完善协同运作机制的优化策略。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共同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完善合作机制,促进多式联运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多式联运模式下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机制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唐英,李斌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重庆铁路物流多式联运发展策略[J]. 铁道经济研究,2023(5):28-32.
[2] 卢阳. 现代物流背景下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的思考[J]. 物流时代周刊,2023(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