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闫婷婷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通过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明确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的内在联系,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基本原则。研究表明,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效整合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文化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成长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正逐步引领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单元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整合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这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其次,“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单元教学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或任务进行跨学科或多角度的学习活动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大单元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点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更加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从理论基础上看,本研究借鉴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来。逆向教学设计主张先确定预期的学习成果,再设计评价方式,最后规划教学活动,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有效服务于最终目标的达成。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中,这意味着教师需从课程标准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并据此设计相应的评估工具和教学活动。同时,差异化教学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倡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这些理论不仅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也为其具体实施路径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2.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维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全面发展这些关键能力。其次,注重整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打破传统教材章节的限制,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构建具有连贯性和关联性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此外,强调真实情境与任务驱动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和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同时,跨学科整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如结合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或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

关于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流程,首先是设定明确且具体的单元目标,这需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确保目标既具挑战性又能达成。接下来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优化,根据单元主题挑选适合的课文和其他资源,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任务至关重要,这些任务应当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并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互动。然后是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阅读分享会、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最后,建立一套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样重要,它不仅包含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估,更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比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展示等,同时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如学生自评、互评及家长反馈等,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水平。通过上述设计原则和流程,可以有效推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必须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以及评价机制优化等多方面协同推进。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为此,教师需加强专业素养提升,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构建协作教学机制,在团队中实现资源共享与教学智慧的碰撞。

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多元化学习模式。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参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活动,提升信息处理、问题解决和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教学组织形式需要不断创新,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探索主题式学习、跨学科整合教学以及项目化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例如,围绕一个语文主题开展跨年级、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增强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也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维度。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保障大单元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发展变化。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同伴及家长,通过观察记录、学习档案袋、展示汇报等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针对性。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不仅顺应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发现,大单元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促进知识的系统整合与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方面取得全面发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专业成长与教学理念的更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如何优化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探索信息技术与大单元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J]. 教师博览, 2025, (12): 37-39.

[2]韩夏夏.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教师博览, 2025, (12): 34-36.

[3]王芳媛.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作家天地, 2025, (11):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