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闻专业大学生媒介融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董一诺

韶关学院 广东省 韶关市 512005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的重要趋势,不仅涵盖新闻生产与传播技术的融合,也推动了新闻理念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传统的新闻工作模式正逐渐被多平台、跨媒介、实时互动的新方式取代,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成为其适应新时代新闻需求的关键。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新闻教育体系尚未能跟上这一发展,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普遍较弱,许多新闻专业的课程和实践依然偏向传统模式,未能全面融入新兴技术和多元平台的要求。因此,如何提升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已成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教育的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传统的新闻教育体系以报纸、电视和广播为主,课程设置主要聚焦于新闻采编、报道技巧、新闻伦理等传统技能,忽视了新兴技术与多平台传播的融合,导致新闻专业大学生缺乏对数字化新闻生产的全面理解。其次,媒介融合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平台和技术,进行跨媒介内容的创作与传播,但传统新闻教育体系往往局限于某一媒介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技能发展趋向单一,缺乏跨平台、跨技术的整合能力。此外,媒介融合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具备新闻采写能力,还需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社交媒体运用能力和新兴传播平台的运营能力,但这些能力的培养往往未被充分重视,导致学生未能形成全面的跨平台操作能力和适应快速变化的新闻环境的素质。因此,新闻教育需要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理念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培养更为多元化、跨领域的新闻专业人才。

二、提升新闻专业大学生媒介融合能力的路径

为了有效提升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首先,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至关重要。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多平台新闻生产的教学,增加数据新闻、视频制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跨平台采编、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能力。除了传统的新闻采编课程,还应开设与新技术、新媒介相关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分析、网络传播、社交媒体管理等技术,提升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并为未来的新闻生产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学校还应强化数字化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处理大数据、制作互动性新闻内容的能力。其次,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媒介融合要求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跨平台内容创作与传播,这就需要学校与行业合作,搭建实际操作的平台,如数字新闻实验室、多媒体创作工作室等,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项目中进行实践,提升其媒介融合能力。通过校外实习和企业合作,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行业动态和媒介融合的具体要求。此外,学校应与主流媒体、数字公司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新闻生产和传播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新闻行业的需求。再次,跨学科的知识融合是提升媒介融合能力的重要路径。新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信息传播学等。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跨专业的合作项目,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并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提升其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从而为其进入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新闻环境做好准备。

三、技术手段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至关重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教育不仅应教授传统的新闻采编技巧,还要注重新兴技术的运用,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学习如何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呈现,从而为未来的新闻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提升媒介融合能力的关键。媒介融合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能够在不同平台之间找到最合适的传播方式,灵活运用技术手段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平台的内容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发挥多元化视角进行新闻创作的潜力。通过举办创新挑战赛、作品展示等活动,学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其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体系,结合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能让他们在媒介融合的实践中更具综合竞争力,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此外,学生通过跨学科合作,能够在不同领域中汲取灵感,并且在新闻创作中应用更多元的技能和视角,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构建校企合作与行业对接机制

为了提升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学校应与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互联网公司、新媒体平台、数字新闻公司等进行深度对接。校企合作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促进学术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习、企业导师辅导等形式,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媒介融合能力,掌握最新的行业技术与趋势,直接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同时,企业的需求和技术应用也能反馈到教学中,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还能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方向,确保学生的技能与行业需求同步发展。通过这种深度合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行业的动态变化和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行业研讨会、企业讲座、案例分享等活动,增强学生对行业发展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对新兴技术和多元传播方式的了解,帮助学生掌握更广泛的媒体工具和传播方式,为他们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五、结论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提升是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平台建设、推动跨学科融合、提升技术素养与创新思维、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等多维度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媒介融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新闻行业的多变与发展。未来,新闻教育应持续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新闻教育模式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以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学校应结合行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推动教育改革,从而培养适应未来新闻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斯文 .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4,43(12):211-215+247.DOI:10.19927/j.cnki.syyt.2024.12.042.

[2] 刘欣 . 融媒时代高校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15(21):148-153.

[3] 宋扬. 高校新闻院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现状及改革路径[J]. 品位·经典 ,2024,(20):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