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孙德丽
长岭县第三中学 131500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的教育理念。在高中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滋养和生命成长的引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为生命化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生命化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应用策略。
一、生命化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内涵与价值
(一)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生命化教育将教育视为一种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它强调教育应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完整性,关注生命的成长历程,通过教育让生命个体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命的幸福和意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感受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气息,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生命化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生命化教育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价值显著。每个学生皆为独特生命个体,生命化教育尊重其个性差异,鼓励依自身理解解读文本、发表见解,能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助力学生自我成长。统编版教材文本富含人文精神,生命化教育引导学生挖掘内涵、与作者对话,可培养人文关怀精神,提升道德境界与审美情趣。且传统阅读教学重知识技能,轻情感精神,生命化教育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生命体验结合,贴近生活与内心,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兴趣,提高阅读理解与思维能力,有效增强阅读教学实效性,对学生发展意义重大。
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生命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
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然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无法真正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生命化教育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二)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串讲式、问答式等,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中,难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文本中蕴含的生命魅力,生命化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三)对教材文本挖掘不够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具有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挖掘这些元素。教师往往只关注文本的表面意义和知识点,忽视了文本背后所传达的生命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学生在阅读中无法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难以获得对生命的深刻感悟,生命化教育无法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三、生命化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生命化教育意识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里,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对生命化教育的有效应用起着关键作用。教师需率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生命化教育意识。学生并非知识的容器,而是充满活力、情感与思想的鲜活生命个体,有着各自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情感体验,围绕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身阅读实践,使其在深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文字间汲取智慧与力量,真切体验生命的成长轨迹,领悟生命的意义,让阅读教学成为滋养学生生命的源泉。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生命活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生命活力至关重要。情境教学法是有效方式之一,教师依据文本内容营造生动情境,如借助图片、视频、音乐等展现自然景观类文本中的美景,引导学生想象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小组合作学习法也颇具价值,组织学生分组交流阅读心得、分享体验,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启发,拓宽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就文本中的生命主题展开讨论,像探讨生命价值、思考人生困境,以此培养合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唤醒生命意识[1]。此外,读写结合法也不可或缺,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写读后感、续写故事、改编文本等形式,表达对文本生命主题的理解与感悟,在写作中深化对文本的认识,抒发情感,提升对生命的认知层次,让阅读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深入挖掘教材文本,渗透生命教育元素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本体裁多样、主题丰富,潜藏大量生命教育元素,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坚实基础。教师需具备敏锐洞察力,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并巧妙融入教学。于古诗词教学,可引领学生品味诗人对生命的礼赞与对人生的喟叹,感受其情感脉搏;在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于命运漩涡中的挣扎抗争,领悟生命的坚韧[2]。如此操作,能打破知识与生命教育的隔阂,让学生在汲取语文知识养分的同时,与文本中的生命精神产生深度共鸣,从文字背后获取对生命的深刻认知与启示,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实现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传统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多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对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思维拓展及生命成长有所忽视。在推行生命化教育的当下,教师需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打破单一局限,既关注阅读成绩,也留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浓厚、习惯是否良好、方法是否得当,以及他们在阅读时展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方式上,可将教师评价的专业性、学生自评的自我审视、学生互评的多元视角相结合,多维度考量 [3]。如此全面且客观的评价,能精准洞察学生阅读学习状况,及时发现优势与不足,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助力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精神富足与生命成长,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沃土。
四、结论
生命化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教材文本和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将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阅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生命化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孙美红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 [J]. 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25, (11): 37- 39.
[2] 王珍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D]. 贵州师范大学,2023.
[3] 骆金辉 . 生命教育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D]. 重庆三峡学院 , 2023.